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员工能力的培训也愈发显得重要。但是如何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还是可以给员工提供持续性培训,从而保障员工的不断发展呢?如何让课程吸引员工的注意力,让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培训中来呢?
“微”字目前流行于各个行业,从微博到微信,从微电影到微小说。微课程的出现,应该是符合了时代的趋势,也是符合
企业培训的需要。
微课程的“微”字主要体现在课程的时间上。一般微课程设置在1小时到3小时之间。由于时间紧凑,非常适合企业内部安排课程,也适合企业内训讲师设计课程。把公司内需要的技术知识或者软技能知识,设计成一门一门短小的课程,再利用工作非繁忙时段授课与听课,是目前最合适的企业培训计划的实施与安排。相对于1天或2天由外聘老师讲授的课程,微课程的设置更灵活,知识点更集中,员工也更方便参加。
解决了时间和讲师的问题,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吸引学员参加。
我推荐“国际室内体验式”学习教学理念。有美国哈佛博士大卫库伯提出的:体验式学习圈,明确指出成人教育的最好方式就是从体验开始,然后让学员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思考,最后把所学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我们鼓励企业内训讲师运用体验式方式去设计课程,实施课程以及进行课后的培训跟踪。体验式的学习,可以是精心设计的活动,也可以是公司案例的撰写或拍摄,工作场景的情景模拟或角色扮演,甚至可以是一场激烈的辩论赛。
比如,每家企业基本都要安排的沟通课程,由于是属于通用类软技能课程,很多企业会交给内训讲授来授课。 设计这样一门微课程,运用体验活动来训练沟通技巧,会比传统灌输沟通概念和技能更受欢迎。比如我的一位客户是航空公司,他们就专门设计了一门非语言沟通微课程来强调肢体语言在服务沟通中的重要性。内训师让学员在整个体验活动中,模拟大量的积极和消极的肢体语言,来感受肢体语言对沟通的影响度和重要性。在这个课程中,学员全程参与,不断体验,深入思考与反省。学员的感受越深,他们的收获就越大,回到工作岗位后,也更愿意去执行培训后的行动方案。
企业培训首先是满足企业业务发展的需求,其次要满足员工乐于学习的愿望。室内体验式微课程的出现,正好满足了这样的培训需求,所以才得到这么多企业培训人士的追捧。因为我们明白只有员工能力提高了,才能真正为企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