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文化。一个企业要在竞争中取得胜利、谋得发展,主要不在于技术设备,而在于管理;不在于管理的硬件,而在于管理的软件,也就是“文化因素”。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既有利于企业科学管理,提升管理层次,也有利于企业建立共同愿景,增强企业凝聚力,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还有利于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实现企业资产的不断增值。
关键词:文化 管理 企业 发展
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在长期的经济活动中所共同具有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它是外显于企业风貌、内显于员工心灵的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企业文化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高度的实践性。因此,企业文化重在建设,重在实践。通过建设优秀企业文化,在实践中转变观念,凝聚队伍,提高素质,树立形象,发展企业。本文尝试通过探讨企业文化建设与实践,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寻求新的思路。
一、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作用
总体而言,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企业管理模式,是企业综合素质的体现,是未来企业的第一竞争力。社会生产最重要的是人的生产,同样,企业发展最终决定于企业员工的发展。企业文化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企业中的重要体现形式,对于企业,特别是正在向成熟阶段迈进的企业起着至为关键的作用。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一批经营管理咨询公司等研究机构曾作过一项研究,他们针对经营业绩持续增长的日本公司和面临激烈竞争的美国公司,以及一些困难重重的公司,分三类进行分析比较后认为,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和企业经营业绩产生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当市场竞争激烈的时候更是如此,这种文化的影响甚至大于企业管理研究和经营策略研究文献中经常出现的那些具体因素——经营策略、企业组织结构、企业管理体制、企业财务分析手段以及企业管理领导艺术等。
具体来讲,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企业文化具有灵魂支柱作用。一个企业只有以先进的文化观念为指导,形不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就产生不了凝聚力和战斗力,就不可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最终的胜利。二是企业文化具有激励约束力。企业发展的根基始终是人,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调动和激励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育出一批先进人物和高素质人才,同时产生带动后进,约束不良行为的重要作用。三是企业文化维系纽带作用。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两大“软生产力”,一个是思想政治,一个就是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涵盖了企业的治理结构、产权关系、管理制度、用人机制、生产经营等各个方面,通过“以文化人”盘活各个系统,带动企业的整体发展。四是企业文化具有凝聚感召力。企业文化所塑造的共同的价值理念、目标追求和现实利益,聚集起了企业员工的群体意识,他们自觉地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行为动机与企业紧密联系起来,在强大的认同感、归属感、使命感的指导下,甘愿为企业的发展奉献一切。五是是企业文化具有形象塑造作用。企业形象是企业的宝贵资源和财富,企业文化工作实践中的诸多载体为反映企业形象、宣传企业形象、优化企业形象提供了最有效途径,并保证了良好形象的长期效应。
二、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对于企业而言,文化建设同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我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经济依赖文化、文化驱动经济已经成为各界的共识。作为国有大型建筑企业,用深厚的文化底蕴锻造企业的未来成为企业的战略选择。
(一)培育优良的企业文化是当今世界经济文化发展的迫切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共同价值理念的培育来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已经受到了企业和企业家越来越多的关注。美国哈佛商学院通过对世界各国著名企业长期分析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一个企业本身特色的管理文化,即企业文化,是当代社会本身业绩的深层重要原因”。在市场经济社会里,我们面临着国内、国外企业的残酷竞争,既靠经济实力,更凭文化底蕴。可见,现代企业必定要立足于文化前沿,不仅成为市场经济的经营主体,而且成为市场经济的文化主体,使企业文化成为融入经济、推动经济、发展经济的“文化力”,并与“经济力”一道推动企业实现新的发展。
(二)培育优良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面对新世纪的机遇与挑战,企业特别是国有骨干企业必须进行观念更新、转换经营机制、明晰产权结构,必须进行市场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必须具有众志成城、迎难而上、求真务实、不懈奋斗的精神。所有这些,无疑需要具有鲜明企业特色的、具有时代精神的企业文化的统领,从而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理念和制度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
企业文化主要分为理念、行为、形象三个方面,其中形象是企业文化的表层,外显于客观世界,能被人直接感知,相对来说较容易建设、规范;行为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中间层,它包括制度、职责、礼仪等方面的规范,特别是制度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理念文化更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层,主导着企业文化的全局,但它却属于主观世界,不能被外人直接感受到,只能从多方面去慢慢体会。从根本上来讲,文化导入企业管理中,使企业管理方式从传统的科学管理上升到更高层次的文化管理,实现了企业管理方式的飞跃。在崇尚“以人为本”理念的今天,制度缺少了文化,就会限制人才发挥最大能量,最终导致企业逐渐走向僵化。只有文化建设与制度建设相融合,企业才能实现最佳管理方式,进而形成管理优势,最终形成竞争优势。
(一)完善理念、制度体系建设。理念识别系统重在整合,它是企业在发展中所确立的具有独特个性的价值体系,包括核心理念、单项理念及形象广告等,它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的精神文化内涵进行整合,即将企业全部资源,根据完整性、系统化与有序协调的原则进行整理,以达到最优化的效果。制度体系建设重在规范,它要求企业根据自己的文化内涵和管理实际,按照企业所倡导的价值理念设计出规则,使之成为实践企业价值理念的范本和企业、员工行为的准则。
(二)形成尊重理念、遵守制度的氛围。再好的理念都必须植根于每个人的思想上,再好的制度都必须落实到每个人的行动上,否则就是一纸空文。而要抓好落实,就必须首先营造出尊重理念、遵守制度的氛围。具体来说,就是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制度,并自觉接受员工群众的监督;执行部门严格按章办事;纪监部门对各种违规操严格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应该认识到的是,一个企业是否具有尊重理念、遵守制度的氛围,也是企业文化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做不到这一条,再好的理念、制度也贯彻不下去。
(三)使全体员工掌握企业的理念、制度。理念、制度虽然属于企业中的上层建筑,但不能将其看作是只能由领导或管理干部掌握的东西,而是要让全体员工了解、掌握,这样才能使理念、制度真正收到其应有的作用。一方面,要采取多种方式向员工们宣传各种理念、制度,既要注意全面宣传,又要对与其工作密切相关的作重点宣传;另一方面在强调执行的同时,要鼓励员工们对现行理念、制度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使之能更好的促进企业生产经营。
三、员工实践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后的灵魂再造。企业文化作为以文明取胜的群体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而要发挥这种作用,就必须扎扎实实地贯彻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中,变成被广大员工群众加强生产管理、美化工作环境、推动科技进步、制造优质产品、取得最佳利润、树立企业形象的活动。
(一)认真培训,广泛宣传,推动企业文化工作的贯彻落实。要利用企业宣传平台,加大企业文化培训工作力度,通过讲座、录像、授课等形式进行企业文化知识的普及、形象识别系统的运用、理念识别系统的宣贯以及对外商务礼仪培训。在员工中形成讲企业文化、学企业文化、用企业文化的良好氛围。
(二)大力实践,加强规范,促进企业文化工作的落地生根。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实践过程,是企业员工感知、领悟并转化为自觉行动的过程。企业文化特别是理念文化,由几条简练的语句变为员工的内心共鸣和自觉行为,一般要经过感性认识、理解领悟、实践锤炼三个阶段,需要较长的消化过程,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因此,企业上下要高度重视,加快建设,并积极实践,共同建设具有企业特色的优良企业文化,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而努力。
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成为优秀企业文化进而“开花结果”将是个较为长期的过程。企业决策者要有战略眼光,决不能追逐短期效益而忽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执行者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毅力,按照“精益求精做好每件事”的职责观,把企业文化建设为推动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优秀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企业文化将始终伴随企业的扩展和国际化,伴随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