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不同于一般的爱情小说
小时候,我们一直都把《红楼梦》当作爱情小说来看。因为我们首先被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之间的三角爱情所吸引。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上海拍摄的《红楼梦》电影。这版《红楼梦》其实就是把整部小说里关于爱情的部分摘了出来。我记得第一出戏就是林黛玉进贾府,然后便是甄士隐识通灵、宝黛共读《西厢记》、黛玉葬花等。接下来是调包记,最后是宝玉哭灵。这部电影时长约两小时。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把他们整个爱情脉络全部浓缩到了一部电影中。电影非常经典,用简短的语言来概括就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相爱了。可是贾宝玉还有一个健康美丽又富有的表姐薛宝钗,封建家长们因为种种原因,最后把薛宝钗嫁给了贾宝玉,而林黛玉死了,贾宝玉出家。剧情非常简单。
但是,如果一部电影只用了两个小时,就能够把数百万字的小说精华都浓缩在一起,那么电影中没有体现出的东西就是我们所说的世情小说了。
什么是世情小说
世情小说其实是以社会现实生活为主,以家庭生活为题材,刻画种种世态人情的小说。这种小说的代表作首先是《金瓶梅》。我曾经几次试图去看《金瓶梅》,结果每次都被“少儿不宜”的情节吸引了注意力,再也看不到世情的东西。所以,我觉得这本书不是16岁以下不宜看,而是60岁以下都不宜看。不过据说《金瓶梅》的出现,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对于世情小说这个门类来说,更是承上启下的里程碑式的作品。
为什么呢?因为它除了用一些很极端的笔法描写人的欲望膨胀以及这种膨胀所带来的毁灭之外,还用了更多的笔墨描写了当时社会真实的一面,更描写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一个家族内部妻妾之间极其惨烈的争斗以及西门庆和他的“狐朋狗友”在外面的经济活动。这些真实的描写,是很有价值的。那个时代单纯描写爱情的琼瑶式小说有没有呢?有,而且很多,我推荐一本叫《平山冷燕》的书,这是本纯粹的才子佳人小说,通俗易懂,很适合闲暇时间阅读。
《金瓶梅》的出现,对《红楼梦》的写作影响巨大。把这两本书放在一起说,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很难接受。因为一本描写的是淫荡丑恶的世界,而另一本却描绘了一个像世外桃源一样美好的少男少女的初恋情怀。这二者有可比性吗?其实是有的,因为这两本书都具备世情小说的许多共同特点。
1. 情节以真取胜
小说当然要讲究情节的曲折,情节不曲折就很难吸引读者了。但是曲折要有度,像《西游记》这样的神话小说,可以天马行空,作者想怎么编就怎么编。但是世情小说不可以,它首先要真,要以真取胜。因为世情小说叙写的是现实社会、世俗社会里发生的故事。这些故事必须是在真实的社会里符合逻辑的、有可能发生的事。孙悟空一跟头能翻到十万八千里之外,这是不可能的。张飞在长坂坡一声大喝,把对方武将吓得肝胆俱裂、摔下马,这也是不可能的。但是李瓶儿跟西门庆私通、谋害亲夫又带着家产嫁给西门庆做妾,这种事在现实中是有可能的。李瓶儿生了个儿子,潘金莲很嫉妒,放只猫把李瓶儿的儿子吓死了,这事也是有可能的。如果说《金瓶梅》里的故事还稍显夸张,那么《红楼梦》里发生的故事,就显得真实了。王熙凤为了5 000两银子,拆散了一对婚姻,把姑娘逼得自杀了。贾赦想要一个叫石呆子的文人手里的10把古扇,就把人逼得家破人亡……这些事情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中,都是很常见而且非常真实的。
2. 人物
世情小说叙写的是普普通通的人物。这些人不是英雄、圣贤,更不是超人,都是大家平常生活中看得见的。如果作品不贴近真实生活,人们很容易感觉得到它的假。世情小说却没有太多惊天动地的大事,也没有那些丰功伟业,它们叙写的是平凡的人生。世情小说中的人物,就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每个人身上都是有优点也有缺点的。《红楼梦》里的人物为什么性格鲜明、打动人心?因为曹雪芹敢把每一个美女的缺点都写出来,而且每个人的缺点都不小。
前几天有人问我,《红楼梦》里你喜欢谁?这是个老问题,我都回答了无数遍了,所以我就敷衍她说,谁都不喜欢。结果这个朋友很执着地非要追着问,为什么?我只好回答说,林黛玉多愁善感,薛宝钗太假,王熙凤太毒……你看,这些古往今来中国文学史上塑造得最鲜明的人物形象,他们的特点,用我们最熟悉的一些形容词就能够概括。你想想,在我们周围,这些类型的人多不多?工作中,运气好隔三差五就见一个,运气不好简直就被这样的人包围着。所以,世情小说里的人物性格的描摹,是最贴近我们生活的。
《红楼梦》可以从许多角度看
因为《红楼梦》是世情小说,所以它虽然只是一部小说,可是我们后人看它的时候,就能看出无数的角度来,这也是因为它所涵括的内容非常广泛。像我前面提到的《平山冷燕》,在明清才子佳人小说里也算得上是一部不错的作品了,可是研究它的人不多,甚至大部分人连书名都没有听说过。这是为什么?是因为它的内容没有厚度和深度。
而《红楼梦》从不同角度看,都是那么深邃。
从民俗、服饰、医学角度……
像世情小说所表现的内容,比如当时的民俗习惯,当时的人怎么过春节、元宵、端午等传统节日?怎么结婚、怎么下葬、怎么吃东西?曾经有一个朋友问我:“现在的人做菜好吃,还是古代人做得好吃?”我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只是觉得中国其实有很多行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都已经消失了,或者是说这个手艺都失传了,就像现在很流行的陶瓷器物。
据说这些瓷器的制作手段很多都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但是我觉得无论是什么时候,人都是要吃饭的。虽然古代的菜没有污染,是纯天然的,但是,我还是相信人在追求精益求精、追求生活舒适的时候,一定要把烹制菜肴这门手艺发扬光大。
还有人研究《红楼梦》里的衣服和首饰。曹雪芹在一开篇的时候就说过,不知道是某一朝、某一代,所以书上讲的服装和样式也不一定就和史实相吻合。比如在李少红执导的新版《红楼梦》电视剧中,贾宝玉刚出场的时候,他满头辫的都是小辫子,这种打扮有点满清的风格,真实性并不可靠。1987年拍摄的电视剧《红楼梦》比较好,因为这个版本中的服饰是著名文学家、民俗专家和服装专家沈红文先生给他们做的,所以现在看起来也非常漂亮。
也有人研究《红楼梦》中的实物。比如,有一次在庐雪庵,萍儿的镯子被人偷了,她说了一句:“二奶奶说这个镯子叫虾须镯。”我们可能看到这个名字没有任何的想法,觉得它只是一个名字罢了。可是当时的人随口说的话中提到的实物在几百年之后就可能会成为一个历史文物。就好像我们现在的一部小说中,写到某人拿出手机打了一个电话,可能500年之后就有历史学家考证手机到底是什么东西。据说虾须镯的形状像虾前面的须,特别细,是用金子打造而成的。其实这么细的金子并不值钱。
《红楼梦》中的职场智慧
前面讲了这么多,其实是为了说明《红楼梦》不完全是一部爱情小说,如果我们只是把目光局限在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三人的爱情上理解这本书就太局限了。贾宝玉爱林黛玉,不爱薛宝钗,但是最后娶了薛宝钗而没有娶林黛玉。从爱情关系来看很简单,但是如果把目光放大到整个家族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看,家族企业和政府一样都是以利益为先,要以长期的生存发展作为主要目的。所以,给贾宝玉娶媳妇不仅仅是宝玉个人的终身大事这么简单,因为他的媳妇会成为下一任贾府的领导者,这就涉及培养接班人的问题了。
这个接班人可不得了,《红楼梦》里的人物关系太庞杂了。要理顺这些人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行之有效地管理,这就是一门艺术了。
我有一个朋友,也曾经写过不少经管书,管理的道理他讲起来头头是道。他办了一家小公司,公司的规模很小:只有大股东一名,总经理一名,副总经理两名,还有两位姑娘做业务员。所以,归我朋友管理的,在一段时间里只有这两位姑娘。那时候,他每天都很痛苦,每天都觉得管理真的很难,他觉得自己永远都不能让这两位姑娘按照他想的方向去办事。因为他交给这两位姑娘办的每一件事,虽然完成了,但都不是十分让人满意。他说的话,这两位姑娘回答的时候总是这样的:好的,不过……好的,可是……
管两个人就这么难了,四五个人的小团队,关系就已经很复杂了,而《红楼梦》里有多少人?
什么叫世态人情?世态就是众生相,人情就是人际关系,中国人的特点往往都表现在人际关系上。而且这些古代的大家族人口非常多。《红楼梦》里仅有名有姓的人就有400多个。所以,曹雪芹对贾府的设定,基本上还是封建王朝中一个相对位居“二线”的贵族。在贾府上面还有亲王,亲王上面还有皇帝等。因此,我觉得现在的电影导演并不可靠。张艺谋曾经导演过一部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在这部电影里,皇帝只有一个老婆,三个儿子。而三个儿子都离世了,他的皇位就没有人继承了。我觉得这是这部电影最不可靠的地方。还有电影《夜宴》,在这部电影中,老皇帝只有一个弟弟,也就是厉帝。厉帝好不容易篡权,还要连别人老婆、孩子都一手接过来,自己连老婆和孩子都没有。作为一国之君,这显然不符合现实。自古以来,中国大家族的人口是非常庞大的,因此,我建议这些大导演们来看看《红楼梦》。
《红楼梦》中的人物关系,以宁国府和荣国府两个府为中心,形成了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小社会、大公司。人物关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亲缘关系,以贾宝玉为例,他和贾母是祖孙关系,和贾政是父子关系,和王夫人是母子关系。他有一个姐姐叫元春,有个哥哥叫贾珠,还有妹妹探春、弟弟贾环等。薛宝钗和林黛玉都是他的表姐妹,贾琏是贾宝玉的堂兄。如果是从社会上关系来讲,高高在上的肯定是皇帝,皇帝下面有王爷,像在小说里面曾经出现的有北静王、南安王、忠顺王、还有一个已经死了的忠义清王。按照刘心武先生的推断来说,这个忠义清王应该是康熙的废太子,但是我对他的推论不太相信。还有贾政和皇帝之间的关系,肯定是君臣了,贾政身边养了一群清客,起了两个很古怪的名字叫詹光和卜世人。贾宝玉身边围着一大群的丫鬟和小厮,要管理整个家还需要有管家、丫鬟,他们每人又都配有一些做杂事的嬷嬷。
像这些人之间的关系,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也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可能比我们现在一家大公司里的人物关系都复杂。所以研究他们之间的关系和他们之间如何对待上级和下级,对于今天职场中的我们是很有借鉴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