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机构必然是诸如战争中的军队,和平时代的经济那样,有自身生存的基础,其次是具有号召力的口号与理念,得到最广泛的民意认同;再次是拥有相对公平公正并可以公开的管理机制,可以有效治理内部腐败,防范外部入侵风险的预警与应对机制,最为重要的是,规避财务与法律风险,保持相对安全稳健的成长状态。
做企业的模式也各自有不同,总体而言是从收敛到膨胀再返回收敛的循环上升过程。
首先必然是个体户或者夫妻店的模式,这种模式具有随时决议的特色,在市场中发挥细胞型的作用,更是大企业稳健生存所必须具备的基因。在这样的境界之中,戒贪不仅是关乎发展,更是生存所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这样的基因需要制订清晰的资金回笼的规划,从成本管理的角度要效益,只做跟自己收入有关的事情。
在个体户或者夫妻店的模式之中,需要遵循的是“宁可错过也不犯错”的收敛原则,思维方式是在关注核心的基础上,基本是排他的,这也是让自己生存下去的先决条件,也只有心无旁骛地做自己的事情,才能尽量进行风险防范。
其次是以市场为基础的征战模式,那必然会形成以将军为领袖的团队,不管是“两强相争勇者胜”,还是用外交手段去获得渠道与盟友的支撑,或者是通过降价打折争取客户,都需要积极进取的思维方式,这个突出的是市场利益的掠夺甚至随时分赃的土匪制度的管理,也是企业快速成长的模式。
再次是以政治思想统一的独裁模式。当企业成长到一定程度,就不需要那种匹夫之勇,而更需要用智慧甚至阴谋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了。用智慧去应对来自各方的压力,在这种管理模式之下,核心竞争力来自智力范畴的较量。内部是混乱的办公室政治与权利争斗,外部是应对侵扰与消除隐患的交替作用。
当某些派系实力足够强大之后,在内部通过政变等方式取得实际控制权,对外则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对实力不强的草寇施行剿灭并斩草除根,对实力强大到难以剿灭的时候,就招安并让他们充当自己平叛的主导力量。对渠道、呼叫中心、营销中心之类的机构的业务外包甚至收购,大体就是这种发展模式。
第四重模式是联邦制或者诸侯制。对区域市场的诸侯、封疆大吏与地方大员,在不违背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实行差异化管理,为他们保留足够的生存空间,杜绝涸泽而渔的利益分配方式。因为任何时候都牵涉到地方市场与总部之间的博弈,总部确保必要的时候,有部队来勤王,才能得到相对稳定的江山。
第五重模式是议会制基础上的中央集权制度。任何权倾一时的人都有可能会弄权,甚至会出现集权的效果。决策领导层更多的是制度化管理与集体决议,在事业群主管与封疆大吏为主要构成的组织架构上,讨论预算制订、结算报告与述职报告,建立相应的业绩评定机制与人员流动机制,权势避免出现被架空的结果。
用马上征战的方式打下的天下,不可能以武力的方式来治理,真正治理天下需要的是休养生息,需要的是在无为而治的文化中,让民众自我约束与自我管理,所以起到决定作用的是你所倡导并追求的理念是否拥有深厚的民意基础。
真正顺应民意是不需要去教育、不需要去耗费力量去说服的,而是树立起一面旗帜,吸引民众走过来的,不是教育民众“你需要做什么,你需要怎么做的”,而是“我想要做什么,对你意味着什么”的。
从国家到企业,假如民意基础不牢固则会成为孤家寡人,遭受众叛亲离、孤家寡人的失败;基础牢固则可以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得到各方归顺,那种气势就足以让竞争者望而却步。
当人感觉内心有所缺失,自然会尽力在薄弱环节着力,去求得再平衡。这也是市场为你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的生存空间。关键不在于你的生存空间有多大,而是在狭小的空间之内专业而惬意地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