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文化发展,几经周折,几经磨难,五千年的文化发祥地中国,其古老的文化不言而喻,充满了梦幻和瑰丽的色彩。从茫茫的大漠戈壁再到古楼兰,从敦煌的壁画再到飞天的女神,中国的古代文明和特色就是这样的历经磨难,经久不衰。中国的文化,是中国的灿烂文明的瑰宝,几千年的风雨洗礼,没有使文化发生变质,这无疑问是一个奇迹,我们的文明发展能这样历经磨难和艰辛苦楚,经久不衰,关键在于其的传承中永恒的意志和精神,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现象,一种文化取代一种文化也是正常的,但我们的文化之所以能够历久睨新,至始至终从未衰竭的原因在于——它有一个“恒”的发展本源。
有人会说,什么是“恒”,恒就是永恒,古代哲学家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你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因为不停的有水在注入”。恒久不变的理念是中国文化的本源,然而这个本源之中,却不停的被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从先秦的诸子之言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的板话小说在很大的程度上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经久不息的传承,这是文化的力量,中国的人民有了这种文化的力量便是有了主心骨,近代以来的中国,积贫积弱,任由列强宰割,可是中国人民没有丝毫的屈服与妥协,而是同他们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你看遍了中国的近现代史,没有中国悠久的文化,便没有那种民族的气节和支撑。中国的人民是有气节的,他们能在生死面前大义凌然,坚贞不屈,不为威逼利诱所动,这是因为他们有着自己的信仰和信念,那就是“中国必胜”。我们有几千年的文明史,同样我们有“四大发明”的光荣历史,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取得最大的胜利。尽管我们的武器可能不如人,我们的经济实力可能不如人,但是我们只要有信心,有着必胜的信念和勇气,我们就一定可以取得胜利!
于是,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打败了压在自己头上的三座大山,打败了蒋介石,并建立了新中国,这一切,没有传统文化和在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都是不可能实现的。而这些,都要感谢于文化的发展,文化的传承和文化的传播,现如今中国的文化,正做为一种软实力,向世界传播。它向世界传播了一个信号,我们强大了,富强了,正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拼搏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