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钱难倒创业汉:创业贷成胡椒面 惠农贷频遭抽水
产业刚刚做起来 银行就来抽贷
产业还没做起来,银行就是不肯贷,产业刚刚做起来,银行就要来抽贷,这种遭遇让诸多农村创业者感到无奈和无助。
广西是我国林业体制改革的试点省区,目前广西林木蓄积量已经达到全国第一。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从2010年开始就在福建、广西、江西、四川等多个省区推出的林业金融信贷产品,很少有农村创业者能够享受其红利。
广西崇左市一家林产品加工企业姓雷的总经理告诉记者,2012年,他与多位“80后”合伙人共同创立公司,瞄准的就是当地庞大的林木蓄积资源,希望能够凭借自己在当地的人脉,为租种的林地注入更多资金。但几年时间下来,却始终未能有所收获。
兴业银行南宁分行一位客户经理说:“我们尽管有林业贷款,但林业确权不到位,林权证不明确等问题突出,银行当然不能放贷。”
福建永安市洪田村在全国率先推行集体林权改革,当地村民告诉记者,受制于今年经济形势的下滑以及采伐政策的收紧,只有种植面积上百亩的林业大户才能贷到款,散户或者联保户基本没有贷款的可能。
据江西南方林业产权交易所统计,江西林权改革基本任务完成至今,林业金融贷款累计达到220亿元,但全省林业企业获得的林业贷款余额仅占江西省放贷总额的1.01%。
湖北省荆门市齐笙养殖有限公司是当地的龙头企业,在总经理吴渝婷心目中,“嫌贫爱富,怕担风险”是银行留给企业的整体形象。
2014年,钟祥市腾龙养殖有限公司遭遇资金链难题,大量账单无法回笼,希望银行能够延期还款,减轻企业压力。银行对腾龙公司的承诺是:“你先把欠款还上,我们马上给你续贷。”腾龙公司东拼西凑,还了300万元贷款。贷款偿还完毕后,银行却不愿意再放贷了。万般无奈之下,腾龙公司只好请求齐笙公司收购,并承诺将齐笙公司的借款转为收购款。
吴渝婷说:“银行釜底抽薪,我们刚做起来的产业也只能遭遇这样的盘剥。”
本科毕业的山东章丘大学生李少清和爱人由一家兽医门诊部起步创业,如今办起的黑猪养殖场年销售额达千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养殖户。即便如此,李少清的企业仍然难以获得贷款。“我们用房子作抵押要贷款200万元,两个月还没批下来。”
广西壮族自治区团委农村部的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农村创业者认为,农村创业首要问题是资金不足。团委农村部部长武晓辉说:“30岁之前创业基本靠父母,30岁之后创业靠朋友,40岁之后创业才能靠银行,这是农村创业群体资金来源的真实写照。”
贷款利率畸高
“中间费用”五花八门
“农村小微企业的贷款利息普遍是18%,只比高利贷略好一点,和大企业低廉的利率没法比”。创业4年多的海南“南猴”干果品牌创始人符锡扬说,农村小微企业最大的发展瓶颈是缺乏资金。
记者采访多地农村创业者了解到,农村地区土地经营权抵押与房产抵押并没有广泛开展,与城市里的小微企业相比,农村小微更加缺乏抵押物。银行普遍认为农村小微企业是高风险领域,为了规避风险,针对农村小微企业制定了更高的利息和更严格的贷款程序。
两年前,符锡扬自创“南猴”干果品牌在网上销售干果,去年销售额超过了800万元。他说,干果品牌正处于市场认知初期,做得好就可以抓住机遇获得快速发展。为了解决流动资金问题,他已经跑了农行、邮储、农信、平安等多家银行,要么是不放贷,能放贷的年利息都在18%左右,企业压力很大。
江苏南京金东小贷公司总经理嵇少峰表示,小贷公司的税收成本达到15%,同时还要保证股东的利益,放给企业的贷款利息最少在25%以上,否则自己就无法生存。这就决定了小贷公司只能给农村小微企业提供短期的过桥贷款,因为企业难以承受如此高昂的利息。
广西金融投资集团一位负责人介绍称,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农村金融发展,但是融资贵的问题非常突出,对农村金融出台的定向宽松等特殊政策仍无法解决这一问题。贷款利息上浮、服务费“盘剥”、“中间业务”加价、强迫购买理财产品、担保费用高昂等做法不利于农村创业的健康发展。
广西金融投资集团互联网金融公司董事长罗彬说:“广西金融投资集团自己成立了互联网金融公司,P2P平台对小微企业的年化利率只有12%,已经是业内最低的年化利率了。”
“政府部门为了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贷款难,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但是有用的不多。”湖北省钟祥市人社局负责人介绍称,大多农村创业者主要依靠自筹资金。人社部门联合银行机构提供的小额担保贷款单笔额度仅10万元,对农民工创业的扶持力度太小。另外,目前的小贷政策,每名创业者只能享受一次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创业大多要历经坎坷曲折,遭遇挫折失败,而只能享受一次小贷扶持,不利于创业者鼓起勇气再次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