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着照相馆的李书福经常买一些零件自己组装照相机。据说,喜欢鼓捣的他,在洗相的过程中发现,用一种药水浸泡,可以把废弃物中的金银分离出来。于是他开始把分离提取出来的金银背到杭州出售。后来干脆关了照相馆,专门做这个买卖。
为这个项目,李书福投资了1万元。虽然这些钱大部分来自生意不错的照相馆,但李书福还是义无反顾地把照相馆关了门。
李书福有一次去一个小鞋厂定做一双皮鞋,发现鞋厂的4个工人都在给冰箱做一种元件。那时候,冰箱在北方一些城市供不应求,于是李书福回家后也开始生产这种冰箱零部件。据说,一开始,李书福就是自己一个人生产,然后装包里,骑自行车把零部件送到冰箱厂。后来,他和其他几个兄弟一起成立了冰箱配件厂,他出任厂 长。
这时李书福做出了一个更大决定———生产电冰箱。在1985年前后,民营经济还没有获得正式承认,电冰箱这种国家统一配售商品,不可能获得有关部门批准生产。
1986年,李书福在自己研发、生产出电冰箱关键零部件蒸发器后,组建了黄岩县北极花电冰箱厂,生产北极花电冰箱。而后北极花冰箱成为国内冰箱行业的名牌产品。1989年,李书福这个26岁的北极花冰箱厂厂长,已经是一个实足的千万富翁。
1989年,由于国家电冰箱实行定点生产,有着民营背景的北极花冰箱自然没有列入定点生产企业名单。于是后来,李书福离开北极花,怀揣千万元到深圳学习。
这是李书福第一次外出学习,到目前为止,他分别在深圳、上海、哈尔滨三地的大学进修学习过,他能说一口较流利的英语。
1993 年,李书福吸取了“北极花”的教训以数千万元的代价收购了浙江临海一家有生产权的国有邮政摩托车厂,并率先研制成功四冲程踏板式发动机。接着又与行业老大 “嘉陵”合作生产“嘉吉”牌摩托车,不到一年的时间,他的摩托车销量不仅一直占据国内踏板车龙头地位,还出口美国、意大利等32个国家。
1994年,摩托车生意红火的李书福有了一个惊人的决定“造汽车”。刚开始,尽管得不到主管部门的许可,李书福还是在临海市征地850亩,打着造摩托车的幌子,筹建了吉利“豪情汽车工业园区”
1997年,四川一家生产小客车的企业濒临倒闭,精明的李书福看到了机会,最终吉利投资1400万元,成立了四川吉利波音汽车制造公司,并拿到了小客车、面包车的生产权;
1998年8月8日,没有准生证的第一辆两厢“吉利豪情”车下线。2001年12月,国家经贸委发布了第七批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吉利终于获得了轿车生产资格。
演“蛇吞大象”的美剧
2009年年底,在吉利与沃尔沃达成协议后,吉利创始人李书福因此成为全球的焦点,《华尔街日报》更是把他类比为亨利·福特。
当时很多人并不看好这次收购,他们认为,无论从年销售额、资产规模还是发展历史、品牌影响力上看,吉利与沃尔沃都不在一个档次。沃尔沃亏损严重,瑞典人自己也经营不好,吉利又如何收拾得了这么一个烂摊子。
为了表现出收购沃尔沃的决心,李书福表现出了对对方相当的尊重,其组建了一个国际化的董事会,照顾了瑞典人的自尊,平息了担忧。这和很多如处于青春期的中国民营资本在海外收购中的躁动和狂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011年10月24日,李书福获得了比利时皇室最高荣誉——“利奥波德骑士勋章”,据称是比利时阿尔贝二世国王为表彰李书福为比利时汽车工业所作出的贡献。
在2011年欧洲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沃尔沃的两大主要工厂之一比利时根特工厂产销较2010年同期提升25%以上,达到27万辆,创下根特工厂45年历史最高纪录,为当地就业贡献卓著。
2015胡润全球富豪榜,李书福以190亿元的资产排名中国富豪榜第96位,全球排名358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