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协调沟通
1.沟通前,首先弄清楚他人的站位和思考角度。
2.就部门事务,与平级同事经常性交换意见,不要仅局限在自己分管的工作,较多地掌握部门事务和业务信息是有益的。
3.能打电话说清楚的,就不必当面打扰;需要面对面沟通的,就当面坦诚沟通。
4.区别沟通的层次,哪些由下属去沟通?哪些需要自己去沟通?
5.坦诚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不必遮遮掩掩、欲说还休,着重于共同目标、相互利益和共识。
四、请示报告
1.向上级报告前应充分理清思路,预计各种可能的局面,准备好相关可能的数据,尽可能考虑其他情况和局面下的应对。
2.就领导要求的工作进度,主动向领导报告进展情况,不要等领导问。不要报喜不报忧,如确有难度和延误应坦诚说明,必要时要降低领导心理预期。
3.应注意有些工作要先准备可行或可选择方案再汇报,有些则要先与领导沟通其主要思路和框架。
4.凡事自己应先有思考、意见、答案或选项,领导通常喜欢做选择题、而非问答题。
5.让自己最大程度地适应上级的思维方式、沟通方法,不能意气用事、主观行事,要能够尽快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五、公共关系
1.善于制造轻松、和谐的交谈氛围;
2.关注彼此兴趣的交集;
六、时间管理
1.养成预约习惯。凡涉及与其他人或部门配合的事情,均考虑事先计划。所需时间越长,预约的提前时间应越长。
2.越重要的事,时间预估弹性越大。
3.最重要的原则是,从最重要的事情入手,一鼓作气把它做完。
4.在重要的事情上所花的时间应是其他事情的很多倍,在重要事情上不要吝惜时间和精力。
七、公文写作
1.没有思路或没有想好时,也要把想到的问题写下来。一旦下笔,就相当于完成了写作的一半。
2.视情况,先内容、后形式,或先框架、后内容,有的适合框架式写作,有的适合头脑风暴式写作。
3.对于报告、方案、制度流程等的写作,有的较容易形成框架和条理顺序,有的则要在写作过程中逐渐理清思路,构建框架。
4.善于借鉴和日常积累。前人之笔是必要的、可靠的基础,完全可以先借鉴、再提高。另外,也要善于在日常积累素材。
八、团队管理
1.善于激励,在合适的时候给予恰当的肯定、鼓励,肯定和鼓励并不只是直白的、标准的语言,表扬有时是润物无声。
2.每个人都很重要,每个人都希望获得重要感,要让每个人感觉到自己的工作非常重要。
3.激励员工自己去做,让员工获得成就感,自我实现。
4.绝对不要在公开场合批评员工。
5.领导应有80%的和善、20%的威严。
6.以事物的本来面目考虑问题,避免以现象和个人好恶看问题。
7.树立知行合一、言行合一的榜样。
8.敢于放权,并敢于承担结果。要相信每个人都愿意把事情做好。
9.多听、少说。你说得少,下属就说得多。恰当运用一些字眼、提示,打开对方的心扉,让下属说出内心的话。
10.及时对下属反馈你的意见。
11.就事论事,避免涉及冰山之下的性格部分,尽量不做定性评价,不要过分做具体事情的引伸。
九、励志成功
1.真正做成事情的是我们的意愿,当自己想做成事情,那么就很容易把事情做成。
2.当能坚定地自持和自律,真正把握自己时,这就是一种成功。
3.避免浅尝则止,尽可能彻底了解事情的全貌和本质,让自己的分析、判断站在坚实的基础上。
4.沿着千万人走过的路行走,永远不会留下自己的脚印,只有行走在无人涉足的艰难境地,生命才会留下深深的印痕。创新更容易带来成就感、满足感。
5.忠于个人性格及其优良品质。
6.修炼足够的胸怀,能够包容、适应不公平或看似不公平、不公正的事情。多角度思考,能够引导、调整自己低落的情绪。
十、视野
1.关注与企业、行业相关的宏观经济数据和分析评论。
2.关注职业发展的方向,了解专业新动向、新知识。
十一、其他
1.每个人都最真实地相信自己所看到的,每个人都是主观的,包括领导。
2.事情发生和不发生,是完全不一样的。话说出口和不说出口,也是完成不一样的。
3.习惯非常重要,而最重要的习惯是立即起身、动手。
4.思想和行动、行动和成功间隔一道鸿沟,思想和行动完全不是一回事,立即行动方能达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