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入职先交万元 培训费
小李是长春一专科学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她讲述了求职经过:
去年10月,我在网上看到长春市智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鼎公司”)的招聘广告,便投递简历想应聘文员岗位。不久后接到了面试通知。
智鼎公司招聘人告诉我文员招满了,公司还有手机App研发工作需要人。招聘人员劝我别担心,虽然不懂编程,但公司会给实习生提供为期3个月的岗前培训,期间每个月还提供1000元生活补助。
招聘人员还说,公司并不是免费提供培训,培训费是15800元。公司招聘的这批实习生,准备组成一个50人的开发团队,专门从事手机App开发,学员培训后会跟公司签订2年合同。现在手机App设计非常热门,公司接一个开发项目就会收入三四百万元,开发人员每月工资就有四五千元。
当时,跟我一起实习培训的实习生有50多人,第一批30多名实习生已经开课,授课人是智鼎公司负责人王伟。想到招聘人员的承诺,我就签订了就业协议。
公司称可贷 款 交培训费
小李说,招聘人员表示,15800元培训费可以通过第三方贷款,每个月还款只需几百元。招聘人员还表示,小李没有跟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不属于公司员工,只能以假冒其他公司员工身份向一家贷款公司申请贷款。申请贷款后,前三个月还款额从补助中扣除,等正式就业后再从工资里扣除。
求职者质疑
给工作是虚 收培训费是实?
小李说,培训时涉及很多编程内容,她只能学到皮毛。而且App开发培训只讲了1周,剩余时间一直在培训网页布局。因为编程语言太专业,三个月根本无法全部掌握。
培训到期后,少数人与长春市关东人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而她被推荐到其他公司面试。在小李的就业协议书中明确规定,“用人单位须在毕业生培训期满后,安排毕业生就职。如果用人单位未按照正常员工入职合同执行,毕业生有权拒绝就业,用人单位将继续推荐其他公司,直到毕业生顺利入职。”
“后台设计、手机试玩,还有婚纱摄影修图。”小李说,推荐的这些公司都跟软件开发相去甚远,直到她前去面试的一家公司招聘人员提醒她,是不是上当受骗了,小李意识到有些不对劲儿。
“我想退回培训费。”小李说,其实智鼎公司就是想了个办法收培训费,许诺工作都是幌子。到最后,求职者不仅没有得到工作,反而还背上了债务。公司有二三十个实习生跟她有同样的遭遇。
公司声音
先要起诉 后说给工作
4月8日上午,记者采访时看到,智鼎公司门口挂着“长春市智鼎科技有限公司”和“长春市关东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关东人公司”)两块牌子。小李培训借款协议显示该笔费用打入的账户就是关东人公司。而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借款合同中的收款方关东人公司,正是小李应聘的智鼎公司的子公司,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均为王伟。
“我们是正规的软件公司,不存在欺诈。”王伟称,公司一直在履行协议,给这些学生推荐工作,可是学生不但不去还要退回培训费,这属于违约,侵犯了公司的合法权益。他正通过律师准备向长春高新区人民法院起诉。
昨晚,小李给记者打来电话,称接到智鼎公司电话,让她去签合同。她还通过QQ向记者展示了智鼎公司的入职通知书。不过,小李表示她不想签合同,担心骗局,准备起诉,索要赔偿。
高新区人社局:双方没签合同,不在劳动仲裁范围
省人社厅12333劳动保障咨询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劳动合同法》中的培训是指专业技术培训,一般岗前技术培训费用应该由企业承担,不该让员工承担。小李的投诉中,3个月培训费15800元超过应届大学生的承受能力,如果不涉及专业技能,不应该向员工收费,建议小李到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仲裁。
长春高新区人社局有关工作人员则表示,该局已接到部分应届大学生投诉智鼎公司涉嫌骗取培训费的投诉,但由于双方没有接受签订劳动合同,培训者没有提供任何劳动,不在劳动仲裁范围。
律师:合同存在就业陷阱,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这份合同中明显存在就业陷阱。”吉林享和律师事务所庞广彪律师表示,从合同表面上看,现在智鼎公司的行为没有违反合同,行动上正在导致培训者主动违约,无需返还任何培训费用。因为根据就业协议书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未按照正常员工入职合同执行,毕业生有权拒绝就业,用人单位将继续推荐其他公司,直到毕业生顺利入职。”但其中并没有规定介绍的企业是否为同类软件开发公司。如果智鼎公司随便给培训者介绍一家公司,而培训者在新公司不适应工作离职,智鼎公司无需承担任何责任,培训者的培训费等于打了水漂。
庞广彪表示,虽然没有签订正规劳动合同,但根据合同内容智鼎公司和培训者之间已经构成劳动关系,小李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如果劳动仲裁机构确认不属于仲裁范围内,小李在取得劳动仲裁机构无权仲裁证明后,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专家:职前培训收培训费,大多属不正规公司
“在职前进行培训收取培训费,大部分是以营利为目的,大多属于不正规公司。”东北师范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刘海滨表示,目前职前培训还是一个灰色地带,还没有明确法律界定,因此应届毕业生求职应该格外小心。
刘海滨提醒毕业生,社会中介组织、行业性网站这类招聘信息门槛较低,有些网站只经过简单审核就把信息发布出去。大学生在这些网站上获取的信息,受骗上当可能性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