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7》由中国社科院人口所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全国妇女地位调查显示,1990年中国城镇就业人口中,女性平均工资约为男性工资水平的77.5%,而到2010年女性工资只有男性的65.8%。同时,国家统计局城镇住户调查数据也显示,2003年女性平均工资比男性低13%,到2009年性别工资差距进一步扩大到21%。
上述绿皮书称,由于中国劳动力市场化改革与女性就业发展同步,从公有化到非公经济为主体的过程中,时间队列间性别工资差距也呈现出正逐步扩大的趋势。
绿皮书以具有高中以上学历人群为对象,根据入职时间划分队列可以看到,所有队列内性别工资差距均呈扩大趋势。
根据绿皮书的披露,在控制职业、地区、个人和家庭特征等变量的情况下,1995~1999年参加工作的群体,高学历女性在2003年的工资只有男性的87%,而到了2009年则只有男性的79.0%;1990~1994年参加工作的人,女性2003年工资约为男性的98%,而到了2009年则只有男性的83%。
虽然1985~1990年进入职场的高学历女性2003年时的工资约为男性的1.06倍,略高于男性,但是这种情况并没有维持下去,到2009年只有男性的85%。1980~1984年参加工作的人,2003年女性的平均工资为男性的1.13倍,而到了2009年也只有男性的85%左右。
此外,比较不同时期进入职场的高学历女性与男性工资差距的变化趋势,绿皮书称相对于新进入职场的女性而言(参加工作时间为1995~1999年),较早进入职场的高学历女性与男性的工资差距相对较小。
以2003年为例,1980~1984年进入职场的高学历女性比男性工资要高13个百分点,而同时期,1995~1999年进入职场的高学历女性比男性工资要低13个百分点。虽然到了2009年,两个队列的性别工资差距基本都在15%~20%,但是,较早进入职场的高学历女性与男性的工资差距变动趋势整体状况均好于新进入职场的女性。
国家统计局城镇住户调查数据显示,高度市场化的劳动力市场在吸引大量的高学历女性的同时,这些女性与男性之间的工资差距并没有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改善。无论是从她们在职场发展的积累,还是从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期来看,女性与男性之间的工资差距均逐步扩大。
绿皮书称,整体而言,市场化发展过程中,性别工资差距在不断扩大。对人力资本水平较高、且刚进入或即将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女性而言,这是非公经济单位给女性在劳动供给上给予的低评级。
相比之下,国有部门性别工资差距较小,女性对国有部门工作的倾向也高。
据测算,硕士及以上学历女性选择在国有部门工作的概率比同等条件下的男性高出7个百分点。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内部的工资差距对此的解释力高达95%。
这也是中国国有部门尤其是机关事业单位,女性就业者的比重在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