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老王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有志青年。但是流落在了外企这个江湖,有些怀才不遇。我们经常遇到一些难题时,就想到老王,所以当时公司有句俗话叫:有事问老王。
老王是一个做事非常认真的人。他的英语水平也非常的高。他英语的水平高体现在他的词汇量非常大。他很优秀的地方的是,他写出来的英语,让同伴都觉得用词考究,语法精湛。可惜的是,他操着一口大连郊区的英语口音。虽然写作用词考究,但是有的时候,他用英语和老外们讲话的时候,老外会经常翻眼珠子。
但只有我知道,老王讲的英语用词真的是很考究的,是词汇里最高端的那一个。很多中文水平低,英语马虎的人是听不出玄机的。所以我对老王又多了一份尊敬和崇拜。因为跟老王坐隔壁,所以我们两个之间才有了很多的幽默和调侃。正是这些快乐的时光,它能支撑我在外企这个困难的江湖里走了很多年。
今天想起了一个不得不说的老王的段子。
多年前,这家公司有一个石油经济学家,这个人叫Peter Davis(彼得,戴维斯)。当年,他每年都来中国召开“国际能源统计会议”。话说那一天,开会的时候,台下坐了很多国内能源界的专家,学者和官员。在当时,公司里面英语最好的就是老王了。而且老王对能源对技术的很多领域词汇非常的精通。做翻译的工作当然就落在了老王的身上。可是呢,这位彼得先生有一个小的瑕疵。他讲话的时候在某些词汇上会口吃。这个情况事先大家都不知道,老王也根本不知道!会议开始后,彼得先生用他那非常标准的英语,缓缓地来介绍这家公司在澳大利亚有一家很著名的炼油厂。炼油厂的地名呢叫Kwinana(奎纳纳)。这位彼得老兄说到Kwinana的时候,忽然间发生了口吃,它就像一个卡带的录音机一样,说: 奎, 奎,奎, ……奎……纳纳。
轮到隔壁老王来做翻译了。老王的敬业是公司里出了名的。他用大连郊区口音翻译出了这个澳洲神奇的地名。说:我公司澳洲有个炼油厂。名字叫做:奎……奎……奎……奎…… 奎……纳纳。
他刚翻译完这段话,就引起了听众的哄堂大笑。大家都知道笑点在哪里,可是老王却精神太集中了。他一头雾水地站在翻译席上,不知所措。
此时,还是彼得先生见过大世面,他微笑着走到老王身边,双手握住老王的手,用那标准的英语说:感谢你,王,你是一个百分之百的好翻译。
会议结束后,老王悄悄地找到我,问我说:“大家为什么笑?彼得说了一个澳洲的什么鬼地名?害的我默默的在心里数了好几个奎,奎,奎,奎……我恐怕是不是少说出了一个奎字,大家笑我年纪轻轻,记忆力不好……”
《隔壁老王》之二
老王是个在工作当中非常幽默和诙谐的人,所以和老王一起工作总是觉得很轻松。虽然工作辛苦,但是由于有了老王的幽默,让大家在外企艰难的日子都好过了很多。
我们当年的能源公司有一个业务部门叫“天然气和电力部”(Gas and Power Department)。当时业务部门的经理是个马来西亚华人,他讲的汉语和英语实在是不敢恭维。他的语言混合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一带华人讲英语和汉语时非常重的口音,同时又模仿普通话说出来。所以他的话经常是非常难懂,闹了很多的笑话。
当时这个部门的经理说到这个部门的英语的时候,经常说“该死”和“趴窝”。所以在私下里,老王就给这个部门起了个名字,就叫该死和趴窝部。
有一次,恰巧该死和趴窝部门在香港开商务会议。我和老王都在会议上,当时大陆的员工是不懂粤语的,会议期间,有一个香港员工不懂英语,由另外一个香港员工把他的粤语翻译成英语。另外有一个大陆国企的总经理听不懂英语。所以开会时要有三种语言,经过两次翻译。先是由香港的员工说了一串粤语,另一个香港员工再把粤语翻译成英语。开会之后和我们一起开会的英国人。在对方说完话后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看着老王说,Mr. Wang,请你翻译呀?老王一脸无辜地指着那个香港员工的说:“他……他说的是英语啊!“
此时英国人一脸无奈没有办法。轮到这个大陆企业的老总说话了。老王把他的话兢兢业业翻译出来,这时会场又开始沉默。此时香港人和英国人同时问老王,Mr.Wang 你倒是翻译啊!老王又是一脸无辜的说:“我……我说的也是英语呀!”
老王的英语功底其实是非常的好。老王英语功底好体现在他说英语的时候从句特别的多。那个时候我们英语都不太好。说英语能说简单句型就不错了。只有老王能够持续不断的说一大串句子套句子,中间夹杂着很多从句的话。在当时公司里是特别高大上的英语。我们大家都羡慕的不得了。比如说他在说英语的时候经常是从句套从句的方式。他经常用Which, That作为一些从句的开头。可是老王的口音经常会有一些大连郊区的影响。他经常把Which说成“会吃”,把That但说成“大的”。他最经典的一个词是把“中国人(Chinese)说成”掐你死”。
但是公司里商务合同的草拟,和关键的商业文章的英语一定是老王来起草。合同和商业文章的双语,英语和中文的最后校对也一定是老王执笔。当时有一个香港的著名咨询公司叫“贝克,麦肯锡”里面有个高级合伙人也姓王,王先生对老王的英文功底和汉语水平大大夸奖,也让我们这些英文菜鸟对隔壁老王多了份尊敬。
老王是个坚持公平仗义之人,也经常为本地的中国员工争利益、抱不平。在那个年代,中国员工在跨国公司的福利待遇都比较一般,薪酬较低。但由于文化和语言问题,大家又选择保持沉默。只有老王这个东北汉子主动去找英国人评理争辩。当时有个英国人叫唐纳.凯利夫(Dr.Donald Cliff),是我们的首席代表。他被老王教会的第一批中文词汇是:发票、户口、小姐、老总、干杯等等……
如果哪一天,我们看到隔壁老王涨红着脸从英国人的房间愤愤不平的出来,嘴里念叨着:“喂,啊,掐你死 ……”(We are Chinese ………),我们就知道隔壁老王又和老板争论歧视员工的大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