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0年初,柳传志就宣布联想进军现代农业。经过近5年的探索或折腾,联想貌似布了一个完整而圆满的现代农业大局——
不但有生产端以佳沃集团牵头的现代农业板块,而且有加工端以丰联集团为代表的食品板块;
2015年底,又以财务金融手段,合并重组“佳沃鑫荣懋”,涉足水果产业链条;
2016年1月,又投入4亿元,控股专业酒水直营连锁品牌“酒便利”;
2016年3月,还赶时髦地投资了互联网+农业项目——网上农资垂直交易平台(云农场)。
就资本操作层面而言,联想在现代农业领域的布局也许是成功的,但就品牌建设和企业成长质量而言,联想农业又未必是成功的。
这些战略投入并无太大的商业逻辑而言,不但业务模块无法形成有效合力和生态效应,而且投资标的的选择,也大有商榷余地。
如果从更长远的战略层面考量,联想致力于建立“全新农业产业生态圈”,恐怕已经错失了最佳的发展良机,正所谓: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究其原因,不是联想的诚意和实力出了问题,而是决策套路、管理模式、思维意识都没有跟上时代潮流,从而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质量和速度,甚至可能有些布局的战略方向和方法都出了问题。
一个略显尴尬的事实就是,投入几十亿元的联想农业与食品业务板块,发展到2014年,整体营收也仅仅15亿元而已。
2015年才首度扭亏为盈,年收入16.39亿元,净利润2051.15万元,主要还是通过与鑫荣懋合并重组的财务手段。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2014年联想农业与食品业务板块巨亏9.48亿元,其中白酒业务产生了6.21亿元的减值亏损。
2016年联想农业经营状况有了极大改善,仅上半年净利润就达到3841.93万元,与2015年内部经营数据相比,进步可谓明显。但与外部相比,联想的成长速度和发展质量又不容乐观。
2015年底联合成立的“佳沃鑫荣懋”,拥有门店2000多家,年收入近50亿元,号称中国最大的水果企业。但这个第一的宝座恐怕也不太稳固。
可比照的两家对标企业,一是百果园,2015年在收购北京果多美后,门店达1700余家,营收近40亿元;另一个是成立于2014年年底的每日优鲜(两个创始人都是联想佳沃的高管),平均月交易额已近亿元。
对于联想农业的发展节奏和经营绩效,或许内部人认为已经很努力了,发展也很不错了。可是在此,我想用高音喇叭提醒:
在这个忙抢钱、忙卡位的互联网时代,快是唯一的制胜法宝,而慢就是最大的管理过失。
以往,企业依靠乐观而自负的公关雄文来给企业品牌加持“光环”,而现在,唯有如杨元庆先生这样,敢于自黑做自我批评的公关态度,才可能赢得更多消费者的好感和信赖。
也就是说,我这样一个外人“用榔头敲敲”佳沃,泼点冷水,说些实话,并非刻意要“黑”,而是想让它更“红”。换句话讲,就是想以“半个朋友”的身份,敲敲边鼓,希望能让联想农业更好、更强起来。
为此,我拿出三年前针对佳沃的独立研究报告,再结合这两年佳沃的实操结果做对比,以商业推演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和大家一起聊聊互联网+农业时代的传统企业战略转型和品牌升级之道。
战略:单点突破还是全面开花?
最初佳沃是这样想的:
在全球范围内整合优质资源,来引领国内的现代农业发展。从沃林蓝莓和都纳奇猕猴桃做起,从单品的高端水果做起,从而来带动品牌。
佳沃是打算从源头做起,从种植到物流、销售全流程的把控。
但最后是这样做的:
联想在全国范围内的布局,除了蓝莓和猕猴桃基地,还包含了矿泉水、酒类、禽类养殖、水产、冷链物流等十多个大项目。
佳沃所涉及到的业务从农产品进出口,到花卉、茶叶等农产品的种植销售;再到现代农业的第三方服务等等。
分析建议
联想在战略层面最需要反思的是战略切入问题。
联想最早是想单品突破,先做好两款高级水果——蓝莓和猕猴桃,对标企业是新西兰的zespri。这个大方向没有问题,但早早想国产化、品牌化就非常有问题了。
当下高档水果市场七八成以上以进口为主,国产品牌非常难突破。与其勉为其难地做品牌,倒不如先发挥其庞大的渠道优势和丰富的国际贸易经验,先做强、做好、做大进口水果的代理,在进口水果的进口环节卡位,强势控制一二级分销售渠道。
此外,就生产源头控制力而言,中国农业最大的问题就是生产源头的无序扩张和恶性竞争。
无论蓝莓,还是弥猴桃,产业基地都是遍地开花。无法强势控制某一品类的生产源头,便没有行业话语权。
再者,农产品品牌化的前提是一定要标准化。如果生产环节无法把控,质量不过硬,品质不过关,那么一切都无从谈起。
那么,佳沃的自身核心要素又是什么呢?
按照佳沃目前规划的经营领域来说,大致可以划分成四类:
第一类是鲜果种植销售(包括弥猴桃鲜果、蓝莓鲜果),我们把它叫做战略主推领域,是应该着重加强并聚焦的业务;
第二类的贸易和食品加工(包括花卉和茶叶),这类业务应该还有一定时间的培育期,但是需要加强拳头产品的进出口业务;
第三类则是畜禽和水产品,可以保留但并不作重点,也可放弃;
最后一类是饲料领域,缺乏竞争力,建议逐步退出。
分析建议
佳沃将来提升经营业绩的关键是培育“领先未来”的核心能力。
未来的核心能力应定位于货源的控制和组织,高效的仓储及运输的管理及贸易网络和信息的管理。
佳沃应当用产业化网络的概念控制水果生产价值链得以发展。然后,在发展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战略合作伙伴,通过收购并购或合资的方式使自身壮大。
产品策略:单品如何深挖?
从2012年起,佳沃就制定了全球部署产业基地的策略,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佳沃在国内(主要是山东)拥有近15000亩蓝莓种植基地,在智利有接近5000亩的种植园。同时联想在智利、澳大利亚等地投资并购了多个水果种植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