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程维10万创业,成立小桔科技;
2012年9月9日,“滴滴打车”上线;
2012年11月,公司获来自金沙江创投的300万美元的A轮融资;
2013年4月,获腾讯集团1500万美金投资;
2014年3月,用户数超过1亿,司机数超过100万,日均单达到521.83万单,成为移动互联网最大日均订单交易平台;
2015年2月14日,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宣布战略合并;
2015年9月,“滴滴打车”正式更名为“滴滴出行”;
2016年6月,滴滴出行完成新一轮实际总额高达73亿美元的股权融资;
2016年8月1日,滴滴出行全面收购Uber中国。
程维拿着10万创业,如今却已身家过亿,他的滴滴出行PK掉了30多家竞争对手,2016胡润IT富豪榜发布,程维以120亿元排名第28,而这些成就,他只用了4年时间。
毕业卖保险,闯进阿里,一路开挂
1983年,程维出生于江西铅山河口镇,父亲在机关上班,母亲是一名数学老师。程维从小品学兼优,一路领先,不过2000年高考前夕却突然发烧,没有办法,只能前脚打完吊瓶,后脚就上考场,结果考数学时漏掉最后一页的三道大题。最后,程维“委屈”被北化行政管理专业录取。
到了北京,程维一下子放松下来,成天在樱花西街游荡,踢球、打游戏、谈恋爱,逍遥快活过了3年。等到大四要找工作,程维一下子慌了神“人家可以拼爹,自己哪有老本可吃!”
于是,程维想起利用实习找个工作。
没有合适的工作可供选择,程维被一个做保险的大姐拉去,付了800块钱押金,开始玩命干这份连底薪都没有的工作。
频频吃闭门羹之后,程维找到自己的大学系主任,请求买他一份保险。
“不是我不帮你,现在连我们家的狗都有保险了。”老师的话促使程维毅然决然辞去工作。
前前后后换了几份工作后,程维隐隐约约觉得互联网是一个趋势,求教大学同学,“阿里巴巴很不错”,程维就信了,他决定去杭州碰碰运气。
2005年,程维进入阿里巴巴旗下B2B公司从事销售工作,从1500元底薪开始,在B2B部门做一款“出口通”产品的销售员。后因业绩出色晋升,成为当时阿里最年轻的区域经理。在这六年里,程维主要销售互联网产品,期间进行了大量的客户拜访,积累了扎实的销售能力和经验。
2011年,程维就任支付宝B2C事业部副总经理,负责支付宝产品与商户的对接。此次职业转换之后,程维开始从销售负责人转向做产品经理,其视野也从前端销售开始向全面运营转变。
阿里8年,程维的战斗值惊人。程维一路晋升为阿里最年轻主管,到阿里巴巴B2B部门最年轻的区域经理。再到支付宝B2C事业部副总经理。
急速成长,PK掉30多家竞争对手
2011年秋,程维去北京出差,晚上六点半约好一个重要的集团客户在王府井附近吃饭,不料赶上晚高峰,他在蓟门桥打车,从4点半开始打车一直到5点也还没有打到,好不容易碰到一辆空车还因为要交接班而拒载,程维气急败坏,最后直到七点才赶到王府井,被客户一顿数落。
晚上到家,程维就在想“有没有解决上班族早晚高峰打到车的办法呢?”
到网上一搜,程维发现美国还有真一个叫特拉维斯的人搞了个Uber,用的就是手机打车。程维越琢磨越觉得智能打车里面有门道,“美国有的,中国以后一定会有”,于是他决定辞职创业。
2012年,程维带着10万、老同事王刚带着70万,两人相继离开阿里一起创业(王刚还成为滴滴的天使投资人,据王刚估计,他持有的滴滴股份如今已价值10亿美元),在北京成立了小桔科技,主做智能打车软件,开始开发滴滴打车APP。
一开始,决定做滴滴,主要就解决两个问题:开发软件和线下找司机。程维是从阿里出来的,线下的执行力是有,但没有技术合伙人。
为了找到可能搭档的技术合伙人,程维真的是无所不用其极。找支付宝的同事;问在江西老家开网吧的堂哥;有没有同学在北京工作;去腾讯,去百度,约他们吃饭喝咖啡,但是还是没有。
最后没有办法,程维就到处加做技术的微信群,上去开口就问”有没有认识做技术的?”结果第一天加的5个微信群,被踢出去4个,剩下一个群还是推销微商软件的。一个月后,终于在一个群里碰到一猎头”现在正好有个人,要不你见见?”就这样程维招到了CTO张博。
等张博把开发团队组建完成,程维开始霸气外泄“半个月搞出一款产品,成功率要100%!”
张博就是张博,13天还真搞出了呼叫成功率100%的滴滴软件。
程维自信满满到北京市交通委现场演示,呼叫了两次,所有人领导都盯着看,结果一次35分秒后响,一次60秒后响起。后来,程维学乖了,再去广州、深圳交通委,他带俩手机,哪个响演示哪个。
2012年9月9日,滴滴打车上线,两个月后,滴滴公司账面上只剩下一万元钱,程维接连拜会数十位投资人,却一无所获。“但是比赛已经开始了,没有办法停下来。”程维回忆道。
有一天,程维美滋滋把滴滴打车给美团网的王兴看,那哥们就瞟了一眼,说了俩字“垃圾!”为啥?理由是,“你看看现在的互联网产品,哪里还有需要注册的。”
根据王兴的建议,程维做了相应的调整,并立志“产品一定要做到70分以上。”我说,你能不能对创业者鼓励一点。
“正是王兴的一句‘垃圾’骂醒了我,让滴滴走上了精心打磨产品的道路。”
张博绞尽脑汁,最后联合科大讯飞,开发出一款带语音版的“司机开车时,眼睛和手都是非常忙碌的”结果那个版本在IOS 、安卓都获得5星好评。
2012年底,一场可怕的暴雪席卷京城,由于在街上打不到车,许多居民开始通过滴滴应用约车,滴滴的单日订单量首次突破1000单。这引起了北京一家风投公司的注意,该公司向滴滴投了200万美元,对其估值也达到了1000万美元。
“如果不是2012年的那场大雪,也许就没有滴滴的今天,”程维说。
之后,程维带领的滴滴团队参加了互联网历史上最残酷的竞争。
1、干掉摇摇招车拿下北京市场;
2、杀到上海跑马圈地,干掉大黄蜂;
3、推出滴滴顺风车,一举干掉了估值达到10个亿的微微拼车;
4、曾经火爆一时的嘀嗒拼车、e代驾也只有大幅裁员的份。
补贴大战打完之后,除了快的和滴滴,其他30多家对手就都消失了。
滴滴快的烧钱大战,死扛到底,最终主导合并
但接下来,程维却听到了一个坏消息:阿里巴巴投资了竞争对手快的打车。
到了2013年,连续几场大战的滴滴资金链条出现了问题,于是,王刚和程维转而向总部设在深圳的社交网站和视频游戏厂商腾讯寻求获得投资。
刚开始与腾讯接触的时候,从阿里出来的程维迈不过心里那道坎,“怎么着马爸爸待我还是不薄”,所以就是聊聊,“坚决不拿腾讯的钱”。
不过后来,谈判那天,腾讯的代表直接把会议的大门给锁上了,随后小马哥出现了“马化腾大气地答应了所有条件,包括不干涉公司业务的独立发展和不谋求控制权。”最后,程维和王刚在洗脚店达成了一致意见。
有了小马哥的支持,提供了流量、资金、技术、管理等的一条龙服务,程维如虎添翼。
在中国两大互联网巨头的支持下,滴滴和快的开始展开“补贴大战”。
2014年1月,滴滴发起补贴大战,背后是微信和支付宝的“支付决战”。两周时间里,订单量上涨50倍,眼看40台服务器撑不住了。滴滴CTO张博向程维求助,程维连夜电话马化腾,马在腾讯调集一支精锐技术部队,一夜间准备了1000台服务器。在苏州街的银科大厦,张博和技术团队、腾讯部队奋战七天七夜,重写服务端架构。
“当时的情况是,我们的服务器挂了,用户就会涌向快的,快的就会挂,用户再涌回来,我们就会挂。考验的就是谁的服务器先稳定下来,用户就会沉淀。”
激烈的血拼,却培育出了打车市场。滴滴的乘客用户就从2000万激增到1亿,在补贴峰值时,滴滴快的市场占有率一共达到98%,其中滴滴占到6成。这次战斗也为后来的合并占据了主导位置。
这种不能喘息的战争,塑造程维和他的团队无人能及的战斗力。“外表是他的修炼,他可以很柔软,这是情商。但内心很彪悍,他有一颗冠军的心。”杨建宏说。
滴滴与快的一年的烧钱大战,令双方都疲倦不堪,有意合并,不过在股权方面,谁也说服不了谁。
这个时候,柳青,北大才女,也就是柳老板的女儿出现了。她当时是高盛亚太区董事总经理,年薪400万美元,代表高盛想要入股滴滴,此前谈了2次,不过程维嫌高盛给的估值低,所以一直没有谈拢。
第三次是2014年6月,在上地五街一家湘菜馆,两人又谈了一个半小时,估计还是谈不拢,柳青很生气“我不走了,没有办法向老板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