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7日,蔡蔚(右)在“精进电动”公司实验室内与员工交流。他放弃海外大型企业的舞台,毅然回国创业,成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电驱动系统专家,创建了国内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行业领军企业 鞠焕宗 摄
让梦想和新知绽放在家国故土
为了获取新知、挑战自我,他们当初选择出国;为了追逐梦想、成就事业,他们如今决定归国再启航。当今中国正迎来“最大海归潮”,在不断攀升的归国人才数量背后,蕴含着创新创业的激情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期许。在创新发展的浪潮中,中国需要海归,海归更需要中国。
海归潮奔腾,筑梦新高地
“在国外,我们只能解决一个细分市场中的一个细分问题;回到中国,我们大有作为。” 霍普金斯大学博士、美国强生公司前心血管研发部门总监赵中带着“外周血管药物洗脱SFA支架”回国。
“纽约、伦敦等,我工作过的地方都是国际金融中心,而上海是我工作时间最长的地方,这里有活力、有梦想、有激情……”上海期货交易所国际业务总监花蕾说,经过10多年的海外打拼,这次回国的契机就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
自2008年底,中央政府实施大规模引才计划“千人计划”以来,中国兴起一股海归潮。如今,更多像赵中、花蕾一样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正在成为新一轮回国潮的主角。
一位海归告诉半月谈记者,硅谷工程师的回归趋势从2010年就能感受到。“初期,最受欢迎的中国互联网公司是百度,这两年,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热度明显上升。”
在阿里云首席科学家周靖人眼里,未来的科技界,中国是可以与美国相提并论的国家,发展前景巨大。周靖人1999年从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后就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深造,之后进入微软从事研发。2014年,在接触阿里云后,他深感国内科技公司令人刮目相看。于是他回来了。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表示,国家科技投入不断增加,科研条件大幅改善,中国国内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和能力明显提升,为来华的创新人士提供了更大空间和舞台。
扎堆高科技、新业态,高学历精英惹人瞩目
纵观历史,无论是第一代留学生的富国强兵梦,还是后来的留学生遵循科技报国、建设祖国的内心召唤,都和当时国家的发展状况紧密关联。如今,新一代海归创新创业的热情也不断被国内日益浓郁的“双创”氛围点燃。
留学爱尔兰、2012年回国的冯志刚,如今担任长沙亚马逊AWS联合孵化器运营副总经理。他说,近年回国创业的留学人员数量持续增长。2016年,中国留学人员意向回国创业的人数创历年新高,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占比明显提升。而且不难发现,这一轮海归潮中,来自欧美等发达地区的创新型人才更多,知识层次更高。
创造生物药多个“中国第一”的俞德超,2011年在苏州工业园区创办信达生物制药(苏州)有限公司;从美国回来的埃派克森微电子(上海)公司董事长高勇,回国创业致力于高性能光电导航系统级芯片及相关开发,拥有业界领先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全球专利100多项。
不同于过去留学生回国专注于科研领域,新一代海归人才创新创业领域更加多元化,不仅包括硬科技,还涉及文化产业、教育产业诸多方面。
半月谈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海归回国创办企业除了分布于高技术行业外,还有大量的海归精英活跃在快速发展的服务领域,成为中国第三产业的领跑者。他们中包括了金融财务人才、咨询人才、法律人才、旅游人才、会展人才、教育人才等各界人才。
嫁接创新基因,创新团队绽放创新之花
新一轮海归人群,创新思维更前卫,也具备更多创新基因和不同创新做派。“老一辈不少是回到研究机构,从事科研工作。”冯志刚说,新一代海归归国后,多数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海外经验和资源选择创业,而不是将目光投向世界500强企业的高薪职位。
在美国学习金融专业的徐克回国没进投行,却将目标聚焦航空航天事业。徐克说,“几十年后,不会有人记得哪个楼盘是你开发的,但会有人记得你造的飞机和火箭……”徐克创办了昆山天罡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火箭发射。
海归回流嫁接创新基因,早已摆脱了“单打独斗”,往往由一个领军人物带领一批小伙伴回来集体创业。泰和永昌(长沙)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余宣传选择在2012年底从科学家成为一个创业者。余宣传联合一批同在休斯敦健康医学中心志同道合的博士后回到中国,目前该公司已成为湖南最为前沿、科技含量最高的基因合成及检测测序企业。
海归潮来急,中国科技水平在过去10年快速提升,也正为更多的海归团队提供广阔平台。“现在是在中国做科研最好的时代,一批世界前沿尖端科技人才回到中国,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上市企业贝达药业创始人丁列明认为,当前国家对创新创业越来越重视,特别对如何充分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如何让科学家真正做科研的主人,如何为科学家做好服务和资金保障提出明确要求。中国创新发展的步伐会越来越快,这里充满机会。
2016年5月18日,在位于深圳科学馆的云天励飞技术有限公司,从美国硅谷回国创业的联合创始人田第鸿介绍云天励飞视觉智能系统 毛思倩 摄
不断成为创新引领者
在创新创业的大舞台上,矢志报国的海归人才正凭借宽广的国际视野整合国内外资源和市场,他们以不甘人后的创业意愿和创新意识,不断成为众多行业、领域的创新引领者。
双重网络涵养创新资源
具备丰厚的原始创新资源的海归,能够有力提升我国在全球战略和产业市场的表现。与本土创新人士相比,他们更具有国际化素质,带有敏锐的国际市场触觉,更了解国际前沿动态、核心技术,并拥有广泛海外人脉和先进管理理念、经验等;与外籍创新人士相比,他们对中国国情有着更好的感知力。
半月谈记者采访发现,海归人才中的顶尖人才,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可低成本获得各方关注及支持。宁若拉博士回国前在美国主要从事针对乳腺癌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新型医学影像系统研究,2008年他带领团队回国创业,其乳腺CT产品顺利获得中、美等国批准,进入了临床应用阶段。
更重要的是,他们回国事业成功后又能产生示范效应,从而打开我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的良好局面。江苏苏州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处长杨帆说,该市的纳米、光电等新兴产业,均得益于杰出海归科学家的带动,由此引来研发团队链式发展,以最集约的成本,让产业从无到有。
天津泰达科技发展集团负责人马杰表示,近年来一大批海外高层次人才选择到天津开发区创业,该区域内聚集由留学生创办的企业超过160家,诞生了一大批年产值过亿元的“科技小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