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这些都不是硅谷发明的,但是在硅谷改变了世界。这些来自欧洲和MIT的特别多,但是这两个地方不善于把一个发明从头做到尾。
二、创新一定要有用
创新很重要,但有时候创新说多了就成了一个伪命题。我至少跟上百家公司聊过,没有一家公司说自己不创新的。如果所有的公司都在说自己做创新,你再强调自己是创新就没有意义了。创新的本质是“新”,很多的专利发表之后,你会发现20年都不再有人用它、买它。因为新的东西不一定有用,所以创新一定要有用。
解决实际问题是有用,那么什么是实际问题?我以前讲过某个案例,美国有一款治疗模糊记忆忧虑症的新药被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勒令下架了。后来FDA的解释是,你不能为了卖药发明一种病。很多时候很多人在谈论创新的时候,实际上在不断发明“一种病”。真正的创新,你要解决一种真的问题,一种真正的病。
青霉素诞生的故事
1.青霉素的重要性
青霉素是一款好药。在《文明之光》书里有一章专门讲到青霉素的重要性。
青霉素使人类的寿命延长了十岁。不仅能治病,还能增强人类生活的信心。
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投了很多钱试图把人的寿命延长,最后延长了0.7岁。
如果我们能把癌症治愈,人类寿命只能延长3.4岁到3.5岁。而青霉素使人寿命延长10岁,是很了不得的事,正因为有了青霉素,我们的很多感染可以得到治愈,使得我们对医生有了信心。
2.弗莱明发现能培养出来的青霉素
这款药是怎么发明的呢?一般的故事是说英国大夫弗莱明在偶然的机会中发明了青霉素。按照这个说法弗莱明应该是从0到1的人,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唐朝时中国人就知道使用青霉素能够杀菌了。那时候裁缝不小心把手给划破了,剪刀也不干净,可能会得破伤风,就把长了绿毛的糨糊抹在手上,就不会感染了,否则就有生命之危。
而且抗生素是天然界存在的。比如我们看到动物受伤以后会舔伤口,这是因为它本身天然的能产生一种抗生素。婴幼儿不容易得病,因为母乳中有抗生素。所以,这个抗生素本身是存在的,但是没有人知道它的原理,只是偶尔会使用到它。
所以弗莱明的贡献在于他发现了一种能够被培养出来的青霉菌。
1928年的暑假,他外出度假时,培养细菌的培养皿长了绿毛,等他休假回来以后,细菌就死了,他就研究这种绿毛中到底有什么东西能把细菌杀死,发现绿毛是一种霉菌叫青霉,就是盘尼西林。
他写了一篇论文来讲述这件事,这是我们一般知道的发明青霉素的过程。追求偶然的从0到1的发现,接下来的十年中,关于青霉素的研究完全停滞,甚至没有什么人来引用弗莱明的论文。为什么会如此呢?
首先,弗莱明并不知道这种物质里面真正的有效成分是什么。他以为是一种霉把细菌杀死的,其实不然。一个药品要知道怎么来分离和提纯出有药效的物质,这个一般是生化专家来做的。
但弗莱明不是生化专家,而且他不善于表达。如果他是一个非常善于表达,非常有组织能力的人,他就可以叫别人来做这些事,然后把这些事做好,但是很遗憾他不是这样一个人。
所以你能看到组织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
第二,早期的青霉素有一个先天不足——溶度非常低。一升培养液里面只有2个单位(今天一针青霉素是60万单位)。这么低的浓度,药效就时灵时不灵,这也是大家不太相信它的原因。
3.弗洛里的贡献
事情的转折出现在二战时期,前线很需要青霉素。有一个来自澳大利亚到英国的科学家叫弗洛里,在牛津大学有个医学的团队,就接过这项研究。他看到论文以后觉得可能有希望,就把这个菌种要过来,弗莱明很大方地把菌种给了他。
所以弗莱明这十年虽然没有研究出成果,但十年如一日不断地培养菌种,使得菌种一直维持下去,是非常值得钦佩的。弗莱明对于对于青霉素日后的应用也是有很大贡献的。
弗洛里这个人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公司办得好的人都要有组织能力。弗洛里能调动很多的资源,有个很强的团队。他手底下有几个非常厉害的科学家,如德裔犹太人钱恩,哈特利和亚伯拉罕,后来他们都是世界上非常有名的科学家。
钱恩分离出了青霉素,知道不是绿毛管用,而是里面有一种物质管用,能够有药性。后来哈特利把这个做成一种水溶液,就可以给人注射了。
当时他们做了老鼠实验:50只老鼠都感染了细菌,25只用了青霉素的全活了,25只没用的全死了,就证明了疗效,这就是我们今天实验一种新药要做的双盲实验。
但是这个剂量很小不够人用,因为一升溶液只有2个单位,即使做老鼠实验,每个星期要用掉500升的培养液药。他就雇佣了很多小女孩,在牛津大学养绿毛。青霉菌有个特点,不能长到水很深的地方,所以要浅浅的一层,非常费容器。所以整个牛津大学到处都是绿毛,供钱恩做实验。
弗洛里就发现如果在实验室里这么做的话,不可能解决战场上那么多伤员的救治问题,一定要找工业界来帮忙。于是他找到了葛罗素(英国最大的制药公司)。但是整个英国已经进入战争状态,根本没有钱和精力来支持他。弗洛里又到了美国,当时美国还没有卷入战争,但是千钧一发,跟日本的关系都非常紧张了。美国当时有几个药厂也看到青霉素的潜力,想做这个研究。
于是,弗洛里和哈特利两个人到了美国,跟美国科学家在美国中部的一个北方研究所,研究怎么提高青霉素的产量:
利用美国中部大平原的玉米浆制造绿毛。他们发现玉米浆比果汁更好,这就能提高青霉素产量几十倍;
他们发现了能够产生青霉素的高产菌种——哈密瓜;
将青霉素经过很多处理,比如放射性的照射、紫外线的照射,让它产量提高。
这时候已经很多大学加入进来,一下子青霉素单位提高了一千倍。一升溶液从2个单位提升到了2000个单位,这就实现了质变。
4.青霉素的量产
知道怎么做青霉素了,但是毕竟得做成药,不能把一个烂的哈密瓜送到前线去。那么怎么做?就要针剂的药品,这就需要美国的药厂帮忙了。
这时弗洛里调动资源能力和组织能力就显现出来了,他首先找到美国17家药厂,一个个谈,希望他们来出面帮助做这件事。但当时毕竟美国没有卷入战争,所以很多药厂不愿意参加。只有默克、礼来、辉瑞、施贵宝这4家答应帮助,但因为涉及到经济利益,他们提出单独研制,不合作。
弗洛里运气也很好,第一次药厂会议开完,就爆发了太平洋战争,美国整个卷入了战争的车轮里。今天的人很难想象当时的美国人在珍珠港事件后是多么高效的团结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