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于长洪、张云龙、朱文哲记者于长洪、张云龙、朱文哲
笤帚苗、桦皮画、灯笼……这些大众不太熟悉、很少关注的东西,是一些偏远地区贫困户祖祖辈辈种植的特色产品、经常摆弄的小手工艺,多年来靠它们只能维持基本生活。如今,这些物件在脱贫攻坚中真正变成了“摇钱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
在中央、地方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许多特色产业在乡村“大显神通”,不仅成为贫困户稳定的收入来源,更扭转了地区的传统观念,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发展“特色”小笤帚扫走“穷神”发展“特色”小笤帚扫走“穷神”
即将进入农闲期,内蒙古巴林左旗十三敖包镇五号村的贫困户张苓,每天都到村里的笤帚苗加工厂绑笤帚,每天计件发钱,一天能挣四五十元。
张苓左脚患有强直症,不能干重活,丈夫靠三亩地、几头牛和驴供两个孩子上学,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去年村里建了笤帚苗加工厂,她家租地种了5亩笤帚苗,工厂回收价格高,可以收入四五千元。
“绑笤帚的加工机,我用双手和一只脚就能操作,农闲就来,忙了就走。有这个厂子,我也能给家挣钱了。”她说。
巴林左旗是国家级贫困县(旗),也是赤峰市唯一的自治区级深度贫困旗(县),当地盛产品质优良的笤帚苗,但多年来农民仅仅把它作为副业。
实施精准脱贫以来,地方党委政府大力推进笤帚苗产业长足发展,全产业链参与人数由5万人增加到8万人左右,新建40家加工厂。
目前,全旗笤帚苗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亩,全产业链实现产值10亿元,已累计带动9138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到2020年末产值有望提高到12亿元。
小笤帚能扫走“穷神”,食用菌也会长成“金银包”。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齐奇岭村有“食用菌之乡”称号,昔日的贫困户刘景双就是村中一位“菌把式”。在旗里“菜单式扶贫”的帮助下,他选择种植滑子菇,每个菌包可以得到0.8元的补贴,最高补贴5000元。连续多年种植后,他终于甩掉穷帽子。2018年他扩大种植规模,3万包滑子菇纯收入3万元。
近年来,各地普遍将特色产业作为扶贫项目,村村有特色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显示,92%的贫困户已经参与到带动作用明显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之中,已脱贫人口中主要通过产业帮扶实现脱贫的占到总数的67%。
引领“特色”党建带动产业在脱贫路上“手牵手” 引领“特色”党建带动产业在脱贫路上“手牵手”
在河北省隆尧县,莲子镇镇任村63岁的贫困户杨小英没事的时候总要去自家田头转一转,哪怕步履艰难。这的确是他家的6亩地,但却不是他种的。他因患有尿毒症,每三天就得到医院换一次血,家里极为困难。
2018年,莲子镇镇创新打造“支部手牵手”党建新模式,来自全镇23个村的党支部成员经常一起开会,共同探讨致富路。
当“党支部手牵手”会议在任村召开时,大家知道了杨小英家的情况,两位老党员主动提出帮助种地。现在,杨小英家里分别种上了2亩红薯和4亩玉米,能收入约8000元。
莲子镇镇党委书记王振锋说,“支部手牵手”实现了支部与支部、企业与农户之间的互通。先进带动后进,互通致富经验和项目。
2019年以来,莲子镇镇建起7个特色红薯种植示范园,600多名贫困人员加入特色红薯种植初加工致富项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巴林左旗笤帚苗在发展中一度面临良种繁育滞后、产品研发能力弱、缺少旗级产品综合交易平台等问题,为此旗里研究成立了由11个苏木乡镇和多家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笤帚苗产业联合党委,推进品种改良、原料贮存、技术培训、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等5大工作,其中仅品种改良一项,与种植杂粮杂豆相比,让从事种植的4154户贫困户亩均增收60到100元。
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桴焉镇林业站站长桂儒江是一名镇级导师,主要教授当地特色的方竹产业。镇里学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都会在微信上向他咨询,如果问题复杂,桂儒江会去学员家中指导。
截至2019年9月,正安县共聘用县、乡(镇)、村三级导师1387名,培养农民学员2.7万余人,推动20个乡(镇)213个党建扶贫产业基地建设,带动1277户5026名贫困群众脱贫。
在基层党组织和脱贫带头人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贫困乡村挣脱出基础薄弱、观念落后的束缚,走出了脱贫新道路。
嫁接“特色”东西协作让富产业“嫁接”进穷乡嫁接“特色”东西协作让富产业“嫁接”进穷乡
“总书记的关心,让大山里的村民倍感温暖,我们会把白茶种好!”贵州省普安县地瓜镇屯上村村委会主任蒋成勇说,种好扶贫茶苗,是全村最重要的事业,是种下去的希望。
去年4月,浙江安吉黄杜村20名农民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种植白茶致富的情况,提出愿意捐赠1500万株茶苗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肯定他们的做法,强调增强饮水思源、不忘党恩的意识,弘扬为党分忧、先富帮后富的精神,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很有意义。
经过一年的努力,从浙江安吉县“远嫁”到普安县的“白叶一号”扶贫茶苗,已经在当地形成2000亩的“感恩茶园”,其中地瓜镇屯上村1500亩、白沙乡卡塘村500亩,共覆盖贫困户862户2577人,茶苗成活率达95%以上。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必须长期坚持下去。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鲁家沟镇地处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当地农民主要靠种植马铃薯、玉米等耐旱作物为生,贫困面大,贫困发生率高。
2017年开始,依托东西部扶贫协作,来自福建省福州市的帮扶资金、企业、技术人才等如活水般注入定西市,为当地带来了新的作物和产业。
张掖市海阔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吸纳东西部协作专项资金,成立了定西海阔种子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起205座大棚,通过折股量化鼓励附近15个村的农户承包,进行蔬菜花卉的良种繁育。
鲁家沟镇贫困农民寇广明一家承包一亩大棚,从种马铃薯改种甜椒,农活变轻了,收入提高了。今年,在公司的全程技术指导下,他承包的甜椒种子经过晾晒、筛选后,可为他带来近2万元的年收入,几乎是他以前务农两年收入的总和。
除福州市外,还有东部的天津市、厦门市和青岛市对口帮扶甘肃省,3年来四市累计向甘肃省投入财政帮扶资金54.33亿元。甘肃省贫困人口已从2016年底的256万人减少到2018年底的111万人。(参与记者:于文静、蒋成、任延昕、杜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