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草生态受邀参加论坛,执行总裁高俊刚以“生命共同体思维下的产业创新”为题做主题分享。
生命共同体就是尊重自然、师法自然,从“水、土、气、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生态链角度出发,把生态、生产、生活和谐完美的结合起来。蒙草在生命共同体思维下,用大数据+种质资源的模式,修复和治理矿山、草原、荒漠环境,以及创新延展的生态大数据产品、足球场等运动草产品等。
一、建种质资源库,读大自然语言
中央和国家要求生态文明建设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发展,这也是“草”被首次纳入其中。我国是一个草种严重依赖进口的国家,不论是生态修复还是农牧业,也给我国产草种行业极大的市场机会。
20多年来,我们累积科研投入9亿元,收集驯化乡土植物,已经拥有国内数据和规模都领先的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库,实物储存的乡土植物种质资源5000余份,已经引种驯化乡土植物200余种,是特色种业育繁推的基础。
解决了草种的问题,我们还要读懂自然。所有的生态环境、动物植物微生物,都要有传递给人类的语言。我们在生态领域所谈的大数据,就是要理解植物界、动物界、微生物解传递给的语言和信息。有了数据就能改变依靠经验和喜好进行园林绿化和生态修复,进而选用适宜本地区的植物,提高成活率,降低生态修复成本和运营成本。
现在蒙草的生态大数据实现了你点击任何一个坐标点,都能了解这个地方的水土气、植物、动物、微生物(和气候)信息,同时大数据也能给出一套符合当地的生态修复的方案,实现修复的精准化和智能化。
二、让植物多样性,给生命共同体
在北方搞生态修复,你会发现向大自然学习的重要性,才能理解真正的生态修复,需要修复的技术、治理的技术、重建环境技术,以及能让自然环境实现自我修复的系统思维。如果没有核心的生态技术,终归是要受到极大限制的,这也是蒙草一直坚持在做的。
这里我分享内蒙古扎赉诺尔的百年矿区的修复过程。项目位于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区,晚清起开采至2017年关闭,露天矿形成了一个矿坑面积达500公顷、总占地面积1276公顷的巨大坑口,对土地、水资源、大气等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我们的矿山治理公司,按照“先数据、再科研、后配方、再施工”的方法。历时4年多的先期调研和摸索,总结出从场地勘察—规划设计—地质灾害治理—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养护的全程技术服务体系。
调研2年后确定了适宜扎赉诺尔露天煤矿生长的适应性强生态群落,以乡土植物为主的配置模式,更具有实用性、更易成活,节约水约60%、总成本节约30%。
扎矿最初播种29个草种,两年后新增草种14个,(增强)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如今(扎赉诺尔矿)的土里有了蚯蚓等小动物、一年四季湖边有了栖息的鸟类,有了小白狐、各种鸟类筑巢繁殖的动物生境,这就是蒙草倡导的“绿色可持续,生命共同体”。
当下,市场越来越细分,生态修复行业,好做的、能做的都已经做的差不多了,剩下都是些难啃的硬骨头,当然也有更大的机遇,唯有创新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