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年青一代了解“西口”
11月4日傍晚,从太原开往包头的火车驶进包头火车站。太原师范学院舞蹈系副主任赵蓉和两位老师带着112名大三学生、2名研究生第一次来到包头。他们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沿着前辈的足迹,重走西口路。赵蓉说,在山西走西口题材的作品里,表现的多是当年背井离乡的酸楚与无奈,但他们来到包头后的情况,比如包头对他们的包容与接纳方面很少涉猎。作为年青一代的学生,尤其是舞蹈系的编导学生,有责任充分了解这段历史,并把它以舞蹈艺术的形式搬上舞台。
太原师范学院舞蹈系有着30年的发展历史,是山西省的优势专业,承担国家级课题6项,获得国家艺术基金项目7项,省级重要课题10余项,作品获奖40余项,发表国家级、省级论文百余篇,已形成了表演型、学术型、应用型等多种舞蹈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作出多部反映山西风土人情的舞蹈作品,屡次获得文华奖、荷花奖、群星奖、CCTV电视舞蹈大赛最佳编导奖等多个奖项。
包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舞蹈系虽然起步较晚,只有17年的历史,但近年来,本着“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精神,积极寻求地区间、民族间舞蹈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办学质量稳步提高。正是这样的理念与发展情况,吸引了太原师范学院舞蹈系的师生们。对太原师生此行,包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舞蹈系系主任史建兴非常期待,他说,太原师范学院舞蹈系是包头师范学院学习的榜样,这次双方因西口文化而结缘联姻,必将对包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舞蹈系的学科建设产生积极的促进与带动作用。山西与包头有着很深的渊源,在走西口的路上,山西是起点,包头是终点之一。走西口这一主题,在过去和现在都有着不同的意义。作为高校艺术学科教师,有责任让年青一代的学生了解历史和现在,通过艺术创作赋予走西口新的文化艺术内涵。
用舞蹈讲好中国故事
获悉太原师范学院的师生来包采风的意向,我市西口文化研究领域专家张贵欣然接受了讲座的邀请,西口文化研究不断层,也是他的心之所向。
张贵讲座的题目是《包头是走西口的主要落脚点》,他梳理了走西口背景、线路及包头的接纳。讲座之后,师生们来到东河区,实地寻访走西口的遗迹。
南海子曾是当年皮毛交易的水旱码头,乔家金街也是有晋商文化味道的地方。今非昔比,如今的“口外”包头早已没有当年的影子,无处不在的景致让这群舞蹈生心潮起伏。在波光荡漾的南海湖畔,在秋黄叶落的城中草原,学生们花式起舞引来阵阵围观,视频还被人们发到抖音等社交媒体上,获赞无数。
赵蓉欣慰地看着这些快乐的学生们,她说,走西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人口迁移,这其中有无奈,也包含着机遇,听张贵老师讲完,才知道包头这一方水土当年养活了很多走西口的山西人。“这是从来没从其他作品中获得过的信息。将来的作品,思路也要转变一下。”
在两校为期一周的交流活动中,学科交流教学研讨如火如荼,两地交流课更是激发了学生们的习舞热情。包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舞蹈系派出最好的蒙古舞老师教山西学生跳蒙古舞,老师学生都跳得热火朝天大汗淋漓。几名山西学生高兴地说:“这里的蒙古舞才跳得畅快,不拘泥于形式,身体随心而动。山西虽然也有蒙古舞的课程,但不如这里的系统。收获非常大。”太原最好的民间舞老师教包头的学生学习山西民间舞,一招一式,都让包头的学生受益。包头女学生们说:“虽然只上了两节课,但感觉一下子抓到了精髓。”
最后一天,两校举办了交流汇报展示。小小的排练厅里涌进去300多人,所有人席地而坐,中间围出一个舞台。双方都亮出了绝活儿。传统的蒙古舞《顶碗》以前只看到在头上顶碗,这次苗燕老师编导的《顶碗》不仅把碗顶在头上,还顶在肩上,疾徐自如,碗自不动。十几名男生的蒙古舞,竟然跳出了千军万马的气势。山西传统的《稻草人》《老来乐》,每个作品都在讲故事,学生们眉目传神,极富表现力,尤其是由文胜编导的、获得国家艺术基金的作品《太行娘亲》,即便在没有灯光渲染的舞台上展示,依然让人感动得泪水涟涟。史建兴感慨地说:“真值得我们学习。”
回程的火车上,太原师范学院的学生们纷纷发朋友圈表达着对包头之行的感受。陈文文说:“端庄、潇洒、豪迈的蒙古族舞蹈与俏、酸、辣的山西民间舞蹈的碰撞,各有所长,不同地域文化有着不同的认知,取其之长、补己之短。学有所获,不虚此行。包头之行,短暂充实,学习民族舞蹈,爽!”
赵蓉说,各行各业都在讲初心,作为舞蹈专业的师生,我们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就是用舞蹈作品讲好中国故事。此次交流学习两校舞蹈系不仅在专业技能、学科建设上有所收获,更重要的是促进了两地区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今后,两地将充分挖掘这一新时期走西口精神,力争创作出新一代的走西口舞蹈作品。(记者刘蔚君 摄影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