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伊始最大的“黑天鹅”—新冠疫情已驶入深水区,在全球蔓延。中国疫情这两个月对社会经济的冲击以及后续持续的影响,致使各行各业的许多企业处在资金链的危机之下,裁员、降薪、停薪留职等屡见不鲜。
上周看到瞥见一篇文章《太惨了!我们整理了一份疫情以来的裁员降薪的企业名单》(今天再找发现找不到了,可能是有一些不实消息被投诉太多被撤销了),里面列举了一些企业的裁员,确实触目惊心。
文章中提到,至少数十家知名企业开启了降薪裁员的大潮,降本增效,准备迎接后疫情时期的挑战,比尚德德机构、新潮传媒、华夏幸福、58同城、瓜子二手车、哈啰出行、上汽、携程等等……
虽然以上企业的实际降薪裁员措施不一定完全属实,但从笔者身边同行了解来看,确实很多企业已经采取降薪、裁员、轮休、弹性工作等方式来降低成本,以期度过今年的寒冬。
据统计局3月16日公布数据来看,今年1-2月份,疫情影响下,中国消费、投资、工业生产均大幅收缩,多项指标降幅较大,但经济整体上经受住了疫情冲击。1-2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5%,服务业下降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20.5%,固定资产投资下降24.5%,CPI指数涨幅则超过5%。
面对疫情冲击下的经济困境,虽然各地均出台了支持企业的举措,但还是有大量中小企业力不从心,裁员降薪成为为数不多可供选择的生存策略。
减员增效虽说是一种组织常见的人力资源调整行为,但由于它对任何国家、任何社会、任何组织来说,都是个十分重要和敏感的问题,因为它关系着是以牺牲效益换取就业和社会稳定,还是以牺牲就业和社会稳定换取效益的大问题。因此,多方权衡,慎重使用乃是其应用的第一规则。
另外,减员是否可以真的就能实现增效,也是一个问号。
据一项美国公司裁员与收益的研究数据表明:裁掉10%的员工会使公司成本下降15%;在调查报告时间的近三年中,裁员的公司股票价格平均上涨4.7%,而规模相同没有裁员的公司股票价格却上涨了343%;仅有50%的公司在裁员后利润率有所上升。所以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裁员对企业生产力的提高并没有决定性影响。
虽然这是美国的一项调查,并不代表国内的实际情况,但也给了我们另外的视角来看待减员增效的问题。
企业裁员只是一种手段,增效(改善绩效)才是真正目的。尽管企业绩效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无法一概而论,但解决问题的方法,其前提条件都是一致的。即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对症下药,才能收到良好的成效。
企业要进行减员增效,必须具备的基本前提是:企业的产品本身是有市场、有发展前途的,其经营困难的主要问题是生产成本高、劳动生产率低而导致产品价格高,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在这种前提条件下,推行减员增效举措,才有可能使企业真正改进绩效。
如果对遇到的经营困境不进行认真分析,就盲目搬出裁员法宝,是不可能真正实现增效的。
企业经营绩效有长期与短期之分,企业减员对增效的效用亦有长期与短期之别。而对于疫情期间大多数裁员的企业来说,裁员是为了活的更久一点,能不能活下去,心里仍没底。
减员对企业增效的短期效用比较明显直接,积极作用的概率较高,降低成本,坚持更长的时间;减员对企业增效的长期效用则比较模糊、间接,积极作用的概率不高,消极作用的概率上升。
因此,很多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为了短期的业绩表现,通常会采取裁员来减少人工成本的支出,从而实现短期增效,本来臃肿的机构通过大手笔裁员,报表一下子变得好看起来。
企业减员与增效之间,并不是一种直线因果关系,对减员增效的预期效益要进行认真评估,是否通过简单的减员就能一定增效,还是只是单纯的降低短期成本,撑得久一点。
减员增效是一把双刃剑,回过来说,企业裁员也是需要付出裁员成本的,无法履行规范的裁员补偿还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成本,裁员裁的准倒还好,借机进行人员结构优化,如果因为裁员过程中因而流失一些骨干(信任危机),对企业来说就是伤筋动骨,可能付出更多的机会成本,等到以后重新招人,也会付出更多的招聘成本。
(贾布斯的这句话真的打动了我,可是现在谁还相信这个梦)
灾难来临,能与企业共进退的员工令人钦佩,但无法要求每个人都能做到。目前政策导向(比如稳岗补贴)均是鼓励企业不裁员、少裁员,目前大形势下,很多中小企业仍无法承受,只有采取裁员方式度过难关,这些中小企业只能考虑短期活下去的问题,至于增效是未来的问题,等能活下去再说吧,这就是一些不得不选择裁员的中小企业所面临的状态。
是啊,我得先保证现在不死,才能谈未来,毕竟,活得更久一点,生机依然在,虽然也不一定能活过明年,毕竟,中国中小企业的寿命还不到两年半。
但,有一些跟风裁员的企业,你真的也是到了这个绝境了么?一个现金流撑不过三个月的企业,是否应该反思自己的运营早就存在问题了呢,而不是把锅匆忙给疫情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