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理者要向下属描述成果
前两天我遇到一个问题。合同对方破产了,我们要清理近年陆续购买该公司的某资产的情况,涉及到三个部门的工作。在布置任务的时候,我提出了公司的需求——清理资产情况后与某公司进行破产清算,并且明确了各自负责清理的内容以及切入点。
一周之后,我再检查进展时,发现各个部门确实在推进,但拿不出可供下阶段工作使用的成果。大家不知道工作的结果是什么——部门负责人不知道以什么成果来结束。
于是我结合大家的讨论,对工作进行了重新布置——主要是明确了各部门在规定时间必须提交什么样的成果——分别是资产清查报告、财务报告、质量报告。
我意识到在最开始的时候,我并没有真的说清楚工作目标或者成果是什么,只是让大家开始行动起来。这当然没有问题,事实上很多时候管理者都难以在最开始时就把问题、需求、思路想清楚。
但是,如果管理者能越早把数据化的工作目标说清楚——最好是用形象化的工作成果来描述。这好比给员工描绘了一张可见的图纸,或者相当于给员工一个具体的坐标——员工执行起来方向感、距离感就越发明确。
二、管理者要向上级提供成果
接着说我在工作中遇到的情况。一周后,各部门按照要求提交了相关报告。
某部门的资产清理报告很详尽,方方面面皆进行了清理,但报告中没有概述,几十页的报告密密麻麻的数据和表格,估计弄清楚也得花上一整天时间。
另一个部门负责清理资产的质量情况,结果只提交了两张纸——只有一个定性的描述,没有具体质量问题的量化数据以及修复时间、成本的估算。
很显然,管理者不会对质量情况报告满意。而事实上负责质量报告的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实地测量、到现场踏勘等等。但是,在成果呈现这个环节上他们几乎丢了所有的“分”——因为实际上是没有提供成果。
管理知识中有一个观点——管理要面向成果,而不是面向职能或者过程。换句话说,你做了再做的工作,在过程中克服了再大的困难,但如果不能取得成果也不能被判定为完成任务。
有些管理者喜欢在过程中向领导展示工作的艰辛、个人或者团队的努力,即我们通常说的“诉苦”或者“撒娇”。如果能按期取得工作成果,这样做当然会加“分”;但是若过程中的困难被放得再大而不能取得成果,说不定领导会认为你不能胜任当前的岗位。
三、呈现工作成果是管理者必须掌握的技能
对工作成果的描述、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是管理者必须具备的能力。有句话叫“以终为始,方得始终”,管理者要发现和表达出最终工作成果的具体形象——关键是让执行者理解和接受;管理者也要及时、准确地呈现工作成果,不要在最后一步让你的付出“前功尽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