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最近不太平,3月份欧阳娜娜入职阿里P8被骂上热搜榜,4月份张大奕逼宫蒋凡,
6月份知乎网爆阿里影业P7HRG趁老婆怀孕在外骗炮,最近又传出P8借招聘名义包养女生一事,给吃瓜群众们送来一个惊天大瓜。
有人戏称“有钱确实可以可以为所欲为。即使没钱,给有钱人打工的高级打工仔也想为所欲为。”
事件回顾
故事的主人公是上海交大的李博士,2017 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三年,跳槽 5 次,先后就职于欢聚时代、YY语音、虎牙、B站,而入职阿里也仅仅只有 3 个月,并且还在试用期
这位老兄以招聘正式岗位的名义,与候选人沟通,让候选人做他的生活助理,并许诺给妹子有阿里的正式编制,还开出每月1.6万元包养费用。
于是这哥们火了,内网对他的标签是这样的:
以至于其主管也不得不出来澄清,同时也算是官宣了该员工已经被公司辞退:
阿里文化管理到底怎么了
阿里文化建设的成就:
企业文化在很多人看起来,是非常虚无缥缈的概念。阿里的文化建设是众多互联网公司中非常奇葩(确实做得比一般公司好得太多)的一家。这跟阿里创业之初是做中国黄页业务、跟马云的口才经历等众多其发展的“营销基因”有关。
阿里在企业文化方面最大的建树,我认为是企业价值观的落地。无论是裸心会等组织形式、占30-50%比例的价值观考核、到把价值观细化到行为标准等。可以说,当年Savio(关明生)把企业文化的种子从GE带到了阿里,碰上了马云的丰富土壤,最终在阿里长成了苍天大树。
很多企业都在做组织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建设,希望通过构建“信仰”的方式形成自己独特的做事方式和战斗力。但唯独阿里人做得比较极致。身边就曾有很成熟的顾问朋友,曾经对于企业文化这块嗤之以鼻;但后来机缘加入了阿里,浑身上下散发着阿里的“味道”。
阿里文化要警惕变味:
文头,为大家引用了《尚书》的这十六字箴言(互联网很多人知道这16个字是因为羊驼,提起来满是不屑。我认为这是国学也是国人的悲哀),其实是希望大家认清一些基本认知。南怀瑾先生在《二十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曾经解释过,世界上的人心是很危险的,人心有善恶,是相对的,不善则恶。用量子心法再补充一句,那就是人心是善变的(不确定性)。对于以人心建设为载体的企业文化系统,我们需要认清楚三点:
一、它是一个需要不断“维稳”的系统。很多人用机械式的认知来看企业文化建设。我碰到很多老板总喜欢问,“你能不能给我一个体系化的方案”。他们认为自己是在搭建一个“精密设备”或者“自动驾驶系统”,一旦搞成了自己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但是我要说,企业文化建设其实更像小朋友在沙滩上搭城堡,它的效果是很短暂的,需要不断地加固。佛教莲池大师有两句话,“染缘易就,道业难成”,我们自己清明自在的心性很容易被社会的环境、外界物质所诱惑、染污,一个人挑简单的事情做,也是天性使然;自己再回过来想求到“惟精惟一”这个境界,就太难了,即所谓的“道业难成”。
二、它是一个对于管理者要求很高的系统。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很多企业的文化败局根子就在于管理者放松、甚至改变了自我要求。在阿里的文化乱象背后,马爸爸是不是有一丝责任?从“天不怕地不怕,就怕CFO做CEO”,到张勇、井贤栋分别担任阿里和蚂蚁的CEO,我看到的是文化路径的失利,是文化对于资本的妥协,创新对于规模的妥协。再到“996是福报”,这里面是不是存在一些小傲娇的想法?无怪乎后来有了阿里对于人才标准的变化,从“平凡人做不平凡事”到“非凡人平凡心做不平凡事”,这背后是不是从平民阿里到精英阿里的转变?
三、它不是一个独立的运作系统,而是依附于事业的加速系统。丹娜在她的《量子领导者》里面说过,量子整体是需要核子来凝结的。核子绝不是单一的文化系统,而是事业。这事业短期来看,是一个个小的胜仗积累起来的。《断剑》里的李云龙有非凡的领导力,少部分是由于他的性格使然,大部分则是因为他能打胜仗。陈凯歌不愧是文化人,对于这一点看得很明白。所以他在《无极》里面借着奴隶之口说出一句经典台词“跟着你有肉吃”。企业文化系统,可以让你的团队变得更自信、更团结,内部摩擦更少。但前提是,他们能看到希望。而越基层的员工看待希望,越相信身边的一个个成功案例。当马云在20周年庆上说出他的畅想,“30年后向社会每年输出1000名在阿里工作10年以上的阿里人”,希望把阿里文化散布各方的时候。我觉得他还不如每年孵化1000名在阿里工作10年以上的阿里人创业,将事业和文化同步传播,来得更实在。因为,文化不是独立系统。
阿里文化遇到的挑战:
1、文化稀释。文化价值观在企业内部共存着无数内核不一的“小文化”和“亚文化”,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为统一人的思想,本来就是一个伟大工程。而且,随着阿里过去20多年的业务急速扩张,多元人才的加入,也是文化价值观不断稀释的过程。
2、刑不上大夫。当平民文化变成了精英文化,典型的特征就是“刑不上大夫”。很多时候,文化价值观确实是需要高管带头去遵守和践行的。为什么文化难做?因为老板自己都不当回事,不去践行不去遵守,自己都不把文化标准和行为规范放在眼里,那何谈文化呢?即使这个老板很重视,下一个老板呢?如何保证就是重视性的代际传承?当年挥泪斩卫哲,让阿里贴上了巨大的企业文化标签;这次蒋凡的事情,阿里无论出于哪种考量进行了保护,但不可避免会为自己留下巨大的文化负面标签。3、保持业务初心。阿里的成长,是以一种挑战制度的现象出现的。老阿里人都知道,马云初期说得最多的就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阿里通过技术,打破了房地产的流量壁垒、打破了市场信息不透明的障碍。但巨型的体量,资本的力量,“让自己慢慢变成了自己当初痛恨的样子”,自己成了需要革命的对象。直通车、流量搜索,当初房地产商通过商铺收流量租金,现在电商平台通过技术收流量租金。现在的中小企业做生意最大的痛点,恐怕就是流量成本了。不解决这个问题,当初的事业也就没有了正义性,还谈什么文化,其实都是虚的。
让我们一起用量子思维和中国智慧跨越管理障碍,
你我共同发掘人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