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长年担任企业管理顾问工作文菲君要不断地深入各类企业做调研,日子久了会发现有很多值得思考的有趣事情在里面,就拿最普通的会议现场发言情况来说就可以看出不少端倪。现给大家举个例子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初到一些企业为开展课题调研工作有时在开始时我们就会遇到冷场的局面,尽管我们会将此行的目的给大家作充分的介绍,且说只有获得真实的信息才能更好地帮助企业发现并找出问题,才有利于后期我们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完善与提高工作。但员工们似乎是嘴上都上了封条,说话的人很少,即使说了也只是轻描淡写地简单说几句无关痛痒的话,于是我们也就很快结束了这次谈话,再通过其它方式调研。有时也有些企业会出现截然不同的场面,员工们会跃跃欲试地争先发言,说出自己看到的问题及想法,能与我们进行有一定深度的对话,可以看出他们是发自内心地在思考问题,希望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改进工作绩效,使企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这时我们能感受到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深深的责任感。随着后期工作的深入,往往会验证我们初来时因面对的不同状况而做的一些基本判断。那么,为什么不同的企业会有如此明显的差别呢?
后来随着工作的深入跟大家接触多了自然聊得就多了,工作开展也就顺当多了,随着经验的积累我们也就逐步看清了产生前面两种明显差异的原因。有些是特有的企业文化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局面;有的则是企业内部管理状态所呈现出的结果;还有些则是企业仍处在原生态的一种表现。本文提到的头一种开会时大家都比较静默的情况又分为两种形态,一种是大家一直比较沉默,发言不积极的情况。其原因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可能企业有很强势的领导在管理,平时纪律要求很严,大家生怕自己说错什么因而不敢轻易发言;或者是企业的弊端已根深蒂固很难改变了,大家说什么都没用了,因而也就不愿轻易开口说话了。另一类是企业已基本步入规范化管理阶段,大家严格遵循管理制度行事,员工行为会受到明确的制度约束,因而大家会对涉及自己职位工作内容的议题来发表看法、提出见解,故此多数不相关职位的人一般就不加入发言的行列。
而后一种情况是现场发言热烈,甚至有时会出现争执不下的场面,也分为两类形态,一类是企业有宽松的企业文化,广开言路,领导也很开明、讲求民主,充分让员工献言献策,调动大家群策群力共同为企业的发展出力。大家不用担心受到任何打击报复或是潜在的伤害,因而尽可畅所欲言地抒发己见,有时即使有不同的声音发出,也是一种适度而有益的思想碰撞,而不会带来任何负面影响,因而有时现场争论会比较激烈。另一类属于企业内部管理比较松散,没有严明的纪律,也缺少适度的集中,加之主持现场的管理者缺少权威性,在遇到不同意见时大家往往也会争执不休、面红耳赤,甚至有时因讨论过于激烈而造成现场的混乱,使得大家不欢而散。故此,面对一家企业不能单凭着看到的表象就对企业下结论:见到企业存在不同的声音就觉得这家企业的管理存在问题;也不能因为一家企业内没有不同声音就认为其内部管理顺畅、制度合理!这可能就需要有资深的管理研究者凭借丰富的阅历与敏锐的观察力才能做出一定的甄别与判断,进而对企业提出准确的改进建议吧!
文菲君提示大家:当前整个社会的大趋势是愈加重视人才的作用、所有单位都在想方设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因而,我们还是力求营造一种有明确的经营理念、管理适度且能激发员工热情的内部氛围,这样才更有利于加速企业的发展、使企业能尽快赶超领先于自己的同行吧!如遇万马齐喑的情形恐怕就需要企业好好检讨一下并考虑采取改进的措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