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令许多企业陷入了巨大的困境,同时也使人力资源管理的趋势发生了转变。
2020年还有三个月就结束了,那么未来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将在何方?今天我就和你一起来预测一下HR管理的未来趋势。
01
HR边界模糊,人力资源工作的壁垒或会迅速消失
由于互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出现,加上疫情的影响,各行业、产业正经历着大调整、大变革、大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新的挑战。
我们看到,人力资源服务业的边界不断被突破,不断被扩展、被延伸。人力资源服务业作为一个产业、一个行业,与其他产业、其他行业的边界在逐步融合。
与此同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边界也越来越模糊,甚至跨界不局限于企业内部的管理事务,而是面向市场。用不了多久,人力资源、销售、财务工作人员三方面业务都要精通。
这些职业底层打通后,工作上的壁垒就消失了。比如,一场新品发布会也可以是招聘会。
02
新的经济形态发展带来雇佣模式的变化
国家统计局在《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监测制度(试行)》中将“新业态”定义为:“顺应多元化、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或服务需求,依托技术创新和应用,从现有产业和领域中衍生叠加出的新环节、新链条和新活动形式”。
具体表现为:“一是企业+互联网。以互联网为依托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如网络约车、共享单车、众包和众创平台等;二是产品+服务创新。商业流程、服务模式或产品形态的创新,如创业空间、车库咖啡、网上下单配送等;三是服务+延伸。提供更加灵活、快捷的个性化服务,如个性化定制时尚消费品、化妆品、服装等。”
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第三产业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红利的消失,导致了企业用工方式的转变,灵活用工成为很多企业重点考虑的用工方式。这种情况欧美国家也经历过,他们已经有了完善的应对策略,以灵活用工市场规模分别位列全球第一美国和第二位的日本为例:
日本拥有全球第二大灵活用工市场,其快速发展期为1999-2008年,期间国内大量灵活用工服务机构涌现并快速壮大,超越Manpower、Adecco等外资公司占据行业主导地位。日本灵活用工行业快速发展原因系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及人口红利消退致用工成本上升催生企业灵活用工需求,而政策逐步放宽为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新经济形态快速崛起,雇佣模式也随之变化,随着“灵活用工”和“社会化用工”的广泛应用,加上“零工经济”、“共享经济”的出现、企业订单的不确定性增加,“临时性、替代性”工作需求将不断增加,用工方式将继续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
03
人力资源科技应用及数字化时代正式来临
2019年初,“裁员”吸引了大量眼球;年中,5G商用牌照正式发放,芯片自主研发进入公众视野;电子竞技、人工智能、直播带货、短视频、产业互联网等诸多热点贯穿全年。
2020年,我们将看到数字科技对人力资源产生重大影响。从市场的需求侧看,企业建立人力资源内部的劳动力分析能力、实施新的人力资源管理/云管理系统、人力资源流程改造项目上都有超出预期效果的表现。人力资源服务市场需求已由原有人力资源传统业务升级为更为智能及高端的数字化业务及高端业务需求,有专家测算,市场需求在400亿美元以上。
从市场的供应侧看,数字化和HR应用的融合走向全面深入,人才测评系统、简历筛查、人才画像、智能面试机器人、员工服务机器人、员工学习机器人等众多应用得到充分发展。
此外,区块链也将在背景调查、灵活用工、人才招聘、RPO、猎头、培训、员工激励、劳动合同存证等方面推动人力资源管理行业转型升级。
04
灵活用工成为常态并将持续走强
跟老一辈人们更多追求的是物质的满足不同,如今,不少人特别是“千禧一代”的年轻人已经不需要再为生存而努力,开始更加注重工作的自由和精神上的满足。
追求自由是人的天性,这或许也是此前日本游戏旅行青蛙爆火的原因,在于旅行青蛙寄托着人们心底最向往的那一份自由。但是在过去,贫困的生活条件,迫使老一辈不得不压抑天性,去谋求一份稳定的、收入可观的工作,为了得到合适的工作还得托熟人,请客送礼之类的。而现在,有着老一辈打下的物质基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不愿意被每天两点一线的枯燥工作所束缚,他们更重视从事的工作能否让自己自由支配时间,能否最大程度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能否满足自身的精神追求等。
因此,他们更愿意去从事那些自由度更高的职业,即使工作不稳定,可能收入没有固定工作收入高甚至入不敷出,他们依然乐在其中。
有能力的,就从事一些与能力相关的自由职业,比如自由撰稿人、独立设计师等;
有资本的就自己创业,比如开店、成立工作室等;
没能力没资本的,就做一些技术含量低但是自由度高的职业,比如送餐员、快递员等。这些工作自由程度高,可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陪伴家人和享受生活。
年轻一代工作观念的转变,为灵活用工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和动力。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劳动力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中数据表明:2017 年国内年龄 18~34 岁的灵工就业者占比达 73%~92%,灵工的从业企业多为世界知名 500 强企业和中大型国企,且工作时间自由度高, 因此对想在知名大企业中得到工作经历,以及对时间灵活度要求较高的年轻人从业意愿较强。
05
灵活用工拥有哪些优势?
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越来越规范,企业合规而又能降低成本的需求,成为其采用灵活用工的强大动力;企业基于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抗压能力的考量,主动采取灵活用工的方式;年轻一代劳动者的思想转变,工作自由度和自主性成为他们找工作的重要因素,灵活用工可以很好地满足他们的就业需求。
2018年至2025年,中国灵活用工市场的CAGR将高于23%;预测到2025年,国内灵活用工市场规模将超过1600亿元人民币。从政策面看,将进一步规范行业做法并提高合规性。
同时,政策的监管要求将直接倒逼企业由劳务派遣服务向灵活用工服务转型。由于劳务派遣服务所涉及的招聘数量庞大,预计市场对人力资源解决方案提供商所提供的灵活用工服务需求将持续增加。
灵活用工使企业流动性较强的事务岗位转交第三方,有利于企业专注于自身发展的主要核心业务,撇去不必要的成本开支,提升企业自身效益,尤其体现在满足季节性以及临时性用工需求中。
此外,灵活用工可以有效避免由不确定性导致的各种风险,用人单位将雇佣风险转嫁给劳务供应商以及第三方服务平台,避免了与辞职裁员有关的风险。
灵活用工具体优势
灵活用工在用工人数、工作周期及人才筛选等方面均具有极强灵活性,能够满足企业对劳动力的各类弹性需求,比如:
1、人员编制的限制;
许多用人单位需要在某个阶段实现短时间内的产能扩张,但现在的商业环境受到技术革新、市场、国际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处于一个剧烈变化的时期。变化的商业环境就需要变化的生产和服务,从而顺应市场变化,减少短期内产能扩张对企业的影响。在变化的生产和服务前提下,需要用人单位在员工配置方面有比较强的灵活性,其人员、结构、系统、技能需要跟着不同的产品和服务发生变化。而目前大多数用人单位,尤其是外资企业,呈现的是刚性组织结构,年度人员编制都是固定的,工作流程也是标准的,这就导致了刚性的组织和弹性需求间的矛盾,也需要用灵活用工的形式来解决组织的用工困难。
2、项目制运营的需要;
而企业也对灵活用工存在大量的需求。譬如,目前国内许多势头正红火的电商公司,当“双十一”、“双十二”、元旦春节来临时,用工压力非常大,通常会采用3-6个月的灵活派遣工;在实行项目制工作的软件公司,一个项目就只有3-6个月的时间,项目结束后,员工就需要重新换公司,这种项目型的公司也需要采取灵活派遣模式。
3、季节性用工的需要;
能够解决企业淡旺季需求波动问题,以酒店行业为例:酒店行业有淡旺季之分,商务酒店还好,虽然也有淡旺季,但是差别没有度假酒店那么夸张。度假酒店除了在杭州、三亚等少数几个具有得天独厚旅游资源,几乎没有淡季的城市外,大部分度假酒店都有明显的淡旺季差别,旺季的营收直接决定着全年的利润。酒店采用灵活用工模式,通过与专业的人力资源外包公司进行合作,由外包公司进行员工的招聘、培训和管理,酒店只需要根据结果付费即可。
06
人力资源供求萎缩,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加剧
我国劳动力的供给,从2012年开始就不断下降。今年又是一个拐点:整个劳动力供应的人口红利已经消失,就业人口总量到今年底开始下滑。在深圳,2019年,普通劳动力市场有时一人难求,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负责人表示,成功介绍一位,佣金甚至可达3000元以上。进入2020年春节后,加上疫情的因素,各地出现了到车站抢人,甚至安排专列接载,到劳动力原产地抢人的现象。
招聘萎缩和人才的供需压力并存,经济不确定性使大幅扩招的需求变窄。2020年,高校应届毕业生预计将达874万人,较2019年同比增加40万。调查显示,87.93%的大学生担忧自己的就业前景。
新技术、新业态人才短缺,各类人才供应出现结构失衡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人工智能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5万亿元。”
写到最后
企业积极生存自救,从各个角度降本增效,直接关系着眼下乃至很长一段时间的生存问题。面对严峻的生存形势,国家税制透明情况下,怎样才能低成本、高安全性地运营?
金税三期强大的信息共享、风险预警、过程监控功能,以及金三系统和增值税发票新系统、协查管理系统等多系统联手,开启了征管稽查的新时代。
企业的发展面临严峻考验,经营成本居高不下、人力成本与日俱增,企业压力大;而另一方面,员工的薪资、奖金、劳务费发放税负高,员工入账少抱怨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