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标杆的力量:华为铁三角
华为“铁三角”的组织模式大家都耳熟能详。这种模式最早出现在华为北非地区部的苏丹代表处,2006年8月该代表处竞标一个移动通信网络项目失败,于是代表处复盘分析,总结了以下失败的原因:
1、信息沟通与共享不畅,不同部门各自为战,导致给客户传递的信息、承诺不一致;
2、每个人只关注自己的目标,没有整体协调作战,结果在满足客户需求、解决问题和交付能力都没能达到客户期望;
3、没有主动分析、把握客户深层次的需求和变化,产品和服务体验没有建立起竞争优势,正如客户抱怨的那样:“我们要的不是一张数通网,不是一张核心网,也不是一张交钥匙工程的网,而是一个可以有效运行的电信网!”
复盘后,华为苏丹代表处重组了团队,打破原有部门的架构,围绕客户需求,以客户经理(AR)、解决方案专家/经理(SR/SSR)、交付专家/经理(FR)为核心组建一线作战项目团队,主动对接客户、聚焦客户痛点、快速响应和反馈客户的需求。此后,华为逐步完善和夯实“铁三角”运作模式,构建立体的铁三角运作体系,以支持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客户全生命周期体验,实现企业的高效运营以及可盈利的增长。这就是被大家所知的“铁三角”团队模式。
"铁三角”团队模式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2007年,该代表处成功中标了苏丹电信在塞内加尔的移动通信网络项目。2009年,华为进行LTC流程变革(从线索到回款项目流程),并将“铁三角”模式加以完善和推广。
二、聚变训战项目铁三角:有效的项目组织形态
训战项目与常规培训项目的日常Battle。比如,在常规培训项目交付过程中,匹配的角色有:客户经理(有些也叫培训顾问)、讲师、助教等,有一些标准化程度非常高的短平快的项目,则只需要讲师和助教,甚至有时连助教都不需要。而聚变训战这种定制化复杂化的长周期项目,要保障其成果的落地与产出,项目团队的构建和职责分工就变得尤为重要。
聚变训战项目铁三角是指聚变训战项目的交付团队,这种模式是从过去简单的培训服务提供升级到复杂的项目运营交付。包括完整的项目管理全流程,从项目立项、计划、执行到收尾拿到结果,运营过程堪称“王炸组合”。
这里的铁三角团队包括项目经理、专家顾问和执行经理三个角色,这三者需紧密配合、各司其职。
1、项目经理|是项目的第一责任人
负责团队组建,目标共识,计划制定和风险管理;过程中聚焦需求,做好阶段成果管理,推进达成项目目标。
能力标准:响应客户需求,凝聚项目团队,风险意识强,结果导向。
2、专家顾问|是项目解决方案的实现者
主要负责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知识输入,团队引导,辅导反馈等等,通常根据项目需要,由多位专家完成以上职责,比如方法论专家负责方法论输入,行业专家负责行业标杆做法输入。
能力标准:根据专家顾问对应角色需要的能力标准不一,比如方法论专家需要对方法论有深入的研究,在讲授方式上引人入胜等。Wuli聚变引导师就需要丰富的工作坊引导经验,灵活的应变能力,较强的抗压能力等等。
3、执行经理|是项目运营的实施第一责任人
负责项目细节落实,包括训前流程的制定、物资制作和准备,训中现场工作坊的跟进,训后实践作业的跟进、学员积分的统计等等。
能力标准:执行经理的工作多而杂,需要思考问题周全、细致,自我调适能力强,结果导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