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看是否有从管理自我
到管理他人的能力
在做底层员工的时候,只要自己能力强,完成自己岗位上的任务就行了。
但是一旦当上管理者,开始带团队,需要的能力完全不一样。
这是一个从自己完成工作,到通过他人完成工作的转变。现实情况是,很多职场上能干的人,都被这一转变难住了。
因为他们总忍不住凡事亲力亲为,总觉得“你不行,你做得不够好,闪开看我的。”他们没法做到信任、培养和成就他人。
管理的本质就是用人,管理的成功不在于怎样把一件事情做好,或者怎样赚钱,而在于怎样用人。
卡内基曾说过:
“即使将我所有工厂、设备、市场和资金全部夺去,但只要保留我的技术人员和组织人员,4年之后,我将仍然是‘钢铁大王’。”
卡内基之所以如此自信,就是因为他深知如何管理他人,如何善用那些比他更强的人。
所以,你必须学会管理他人,利用别人的优势,达成你的目标。
因此,你需要给同事更多的信任,花更多的时间帮助、鼓励他们,激发他们的潜力和长处,让他们能够独当一面。
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除了管理好自我,更需要掌握管理他人的能力;除了具备“猎人”式的制胜策略,更需要“农夫”般的耐心耕耘。
02
看是否有强烈的目标导向
和结果导向的能力
结果导向就是以结果为标准,为达到目标,不畏困难、没有理由和借口,倾尽所有的资源和人力去达成最终的结果。
其实,现实中很多管理者,甚至老板,注重的却是加班、是工作量。
导致很多人做着无效的努力,还自我感动,而不自知。
但是,作为管理者,需要的是工作量吗?
当然不是。我们要的是结果,是产出。
所以作为一名管理者,要有强烈的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思维。
在同事出现偏离目标、或被其他一些新鲜事物吸引时,甚至遇到瓶颈困难时,要坚定不移、排除万难的朝着目标前行。
有人统计过,从二次世界大战至今,西点军校培养出来的董事长有1000多名,还有不计其数的高级管理人才。
这是一个很“神奇”的军校。因此有人特意研究了西点军校,以及那些优秀的管理者,最后得出了6个字——没有任何借口。
原来,西点军校有一个最重要的行为准则,就是“没有任何借口”。给你一个任务,不管多艰难、多困难重重,也要想尽办法去完成,不能有任何借口。
寻找任何借口、最合理的借口,都会视为推卸责任和为自己开脱。
唯有达成目标,才是最终的任务结果。
03
看是否有营造氛围
建立团队精神的能力
营造团队氛围的核心原理,在于调动员工的工作意愿,和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而只有赢得下属的信赖和忠心,才能营造出属于你们团队的独特氛围,和团队精神。
电视剧《亮剑》中有一个情节,让我印象很深:
在一次突围战中,李云龙独立团陷入敌人的包围圈,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李云龙带领独立团突围成功。
但在清点人数时,发现一名营长张大彪由于负伤没有冲出来。
此时,李云龙对大家说:“我们独立团从成立到现在,还没有落下过一个兄弟,跟我回去救张大彪!”最后的结果是,张大彪被救回来了,但牺牲了另外七八个人。
看到这儿,很多人觉得李云龙太傻,这次营救根本不划算。
不仅独立团人员减少、斗力减弱了,而且救回来的是一名没有战斗力的伤员,还成为累赘。
但从管理者的角度看并非如此,领导者讲究的是氛围。
通过这次营救,李云龙强化了“独立团从来不落下一个兄弟”、“生死与共”的团队精神,将形式上分散的独立团拧成了一个有力的拳头。
一名优秀的管理者不仅因为头衔,更来自员工的认可。
带人要带心,真正关心公司、关心员工的人,才能获得职级之外的拥戴,才能营造出有力的团队氛围。
04
看是否有卓越的洞察力
和预测结果的能力
所谓洞察力,就是一眼能够抓住事物的关键和核心,发现事物的本质。从而把握事物的运行规律,做出准确的预测结果,最后做出决策以达到目标。
相传战国时期有一名神箭手叫更羸。有一天他跟魏王打赌,说自己可以不用箭就能把天上的大雁射下来。
魏王不信,于是更羸就摆出拉弓的姿势,对着天上的大雁做出射箭的动作。
结果,大雁在空中挣扎了一会儿之后便一头栽到了地上。
魏王很惊讶,更羸解释说:“根据我的观察,这只大雁飞得很慢,应该有旧伤;叫声很凄惨,说明长期离群,旧伤未愈,恐惧心理没有消除。因此,它一听到弓弦声就想慌忙逃跑,结果牵引伤口,掉了下来。”
这便是“惊弓之鸟”的故事。
更羸虚箭射鸟的成功,不是靠魔术,也不是靠运气,而是靠着自己卓越的洞察力。
而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具备优秀的洞察力则是迈向成功的有力保障。
在同一家公司,你会发现,有些团队运转节奏快、效率高,而有的团队则完全相反。
这其中很大原因就是,两个团队的领导人在洞察力、预测结果的能力上有巨大的差异。
成功的管理者,就是一个团队甚至一个企业的核心脊梁,担负着把握企业发展方向和预测企业发展未来的重任,面对多变的市场和信息,领导人必须培养自己的洞察力。
洞察力的培养需要知识、经验的不断积累,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判断,以及养成独立深度思考的习惯。
05
看是否有善于沟通
了解对方真正想法的能力
傅盛说,工作中80%的问题都是沟通造成的。绝大部分工作问题,不来自于技能本身,而来自于沟通。
全球闻名的沃尔玛公司缔造者,萨姆·沃尔认为:沟通是管理的浓缩。
沟通不仅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是十分重要的一项能力。
对于一名管理者来说,要想管理到位,必须沟通先到位。
沟通的本质是信息的传达和接收。如果信息的传达有误或者“不真实”,造成的损失不止是双方的时间成本。
所以,一个有效的沟通前提是坦诚,不作暗示,不饶弯子。这样才能获得对方真实的想法。
谷歌有一种独特的开会方式。就是在每周全员会议开始前,以“周末做了什么”环节为开场。
两位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也会参与。他们会聊到自己周末风筝冲浪的逸事、极限健身的近况等。经常能引起同事们的浓厚兴趣。
这种沟通策略,目的在于消除紧张的职场氛围,亲近同事、增进同事情谊,由此打开对方的内心,了解你身边同事的真实想法。
一名优秀的管理者最基本的能力,就是做到有效沟通。而有效沟通最快的方式,就是坦诚,并朝着共同目标达成一致。
06
看是否有整体观、大格局的能力
一个管理者的核心不是所谓的高情商,而是在大格局下对整个行业有深入、清晰的认知,用大趋势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具有大格局的人,眼界广、知识全面,且有出众的认知体系。
如果一个管理者的认知不如员工,是无法带领整个团队走下去的。只有管理者的认知体系覆盖所有人,才值得成为一个领导。
清华大学的宁向东老师曾说:管理学的目的,不是管理一家公司,管理学的目的是让你有能力“破局而出”。
什么意思?
很多人在一个岗位工作久了,都有一个自然倾向,就是形成既定之局——相同的工作反复重复,尽管做得很认真很辛苦,但成绩不会上升甚至反降了。
在这个局里面,需要找到新的解决方法,用大格局和整体观来破解。
而这些都需要管理者来引领。通过强大的认知体系,让员工重新找到新的工作之法,让整个团队的“既定之局”发生改变。
要培养大格局,就要摆脱眼前的小格局,不要在一个小领域钻牛角尖,多看看其他领域的市场和社会发展趋势,去看到更大格局里的走向。
所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是指登高才能望远,而是登高才能看到真相和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