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你有过想长期坚持一件事却没能坚持下来的经历吗?
如果有的话,你有分析过是什么原因让你没能坚持下来吗?
我之前也是一个很难坚持的人,但自从学会放弃后,我却发现坚持一件事越来越容易了。
具体是怎样的放弃反而让人更能坚持呢?别急,听我给你慢慢道来。
放弃“自我损耗”
一旦提到坚持,我们经常看到的故事画风是下面这样的:
我有一个朋友,上大学时每天早上六点多,在室友们的鼾声如雷中,他会悄无声息地起床去操场上跑几公里,风雨无阻。
数九寒冬,他在宿舍间里一个人洗冷水澡,一边被刺骨的寒冷冻得全身通红,一边大声唱着SHE的《痛快》,就这样坚持洗了四年。
我不怀疑有这种意志力超群的人存在,他们确实能通过坚韧的意志逼着自己长期做一件不舒服的事。
但这种方式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却是可望不可即的:一是确实做不到,二是这种坚韧背后往往伴随着严重的心理问题,三是最终效果也不好(强迫自己做的事质量很难高到哪儿去)。
对于普通人来说,若想真正长期坚持一件事,更需要的不是用意志力强迫自己,而是要学会放弃各种会自我损耗的事。
自我损耗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鲍迈斯特(Baumeister)提出的。这个理论认为:
1)一个人的心理能量(意志力)是有限的,短期内只能进行有限次数的自我控制。
2)所有的执行功能(自我控制、做出抉择、发起行为)需要的是同一种资源,一个领域的资源损耗会减少另一领域的可用资源。
3)自我控制的过程就是消耗心理能量的过程,消耗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类似于肌肉疲劳后需要休息才能恢复。
因此,只有放弃各种会自我损耗的事,你才能在要坚持的事上投入足够多的心理能量以支撑必要的自我控制。
比如,如果你每天起床后都纠结于今天穿什么,时时刻刻都要压抑自己想离职的冲动,还要逼着自己去上一门自己不喜欢的课。
你的心理能量就都耗费在这些事情上了,也就没有足够的能量用于工作或学习上的坚持了。
但如果你能放弃这些自我损耗的事,将所有心理能量都阶段性地集中在一件事上,而且这件事又不是你厌恶的,你就更有可能将某件事坚持下来,并转为习惯长期保持。
比如我现在一个阶段内只会要求自己坚持一件事,其它事在这个阶段内都顺其自然,无论做成怎样我都能接受。
一旦某件事转为习惯后,它就不再占用你的心理能量了,你就可以将你的心理能量再阶段性地用在下一件要坚持的事上。
通过这样的放弃,我已经养成了每周跑步、每天复盘的两个好习惯。
放弃“过多选择”
有句俗语叫“多一个选择,多一条路”。
这是一个很好的风险防范措施,防止一条路走不通后还有第二条路做备选。
但选择多了也会 对坚持有很大影响,因为这会导致你:一不会全力以赴,二不敢或不能全力以赴。
▼1、 不会全力以赴
任何一件事在坚持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挫折或高原期。
比如在跑步时,跑了15分钟差不多2公里的时候,腿就跟灌了铅似的,呼吸也不顺畅。
这个时候如果没有选择,咬一咬牙坚持下也就冲过去了。
但如果这时有另一个选择——停下来跳个舞替代下——你可能就会知难而退了。
因为“多一个选择”就意味着留了后路,当坚持的事遇到挑战时就随时有退出的诱惑了。
像我在完成公司每月强制的12次运动任务时就是如此。
假如这是本月的最后一天,我还差最后一次运动,那么我跑步时无论多么累、多么想休息,我都会坚持跑下来,因为不跑下来不仅拿不到奖金,还会被扣掉本月的500元契约金。
但如果这次跑步只是本月16号的第7次运动,我觉得累得不行的时候就会停下来了,因为本月还有大把的时间,不急。
▼ 2、 不敢或不能全力以赴
选择多了后,总是会担心这个选择是不是最好的,是不是还有更好的选择。
带着这种犹豫的心态,会导致你在任何一个选择上都不敢100%地投入,因为担心投入的时间、精力和资源会白费。
像我大四时,就在工作、国内读研以及国外进修三个选择里摇摆不定:
1)面试了一阵子工作后,觉得不读下研究生似乎太对不起自己这么寒窗十几年,于是放弃找工作去自习室备考。
2)考研复习时又觉得没出国去读下书,人生似乎太遗憾了,于是又去培训机构学习韩语(因为 那时的韩剧很推崇韩国女子梨花大学)。
3)参加韩语培训时,又担心留学生这么泛滥,出国留学回来是不是找的工作还不如现在,于是又忍不住再去参加校园招聘会。
我这么摇摆的结果就是,做事时很难专注,总是担心选错了,于是在任何一件事都没达到最低强度的必要投入,最后马马虎虎找了份工作开始我的职业生涯。
因此,会坚持的人往往会自己主动舍弃掉过多的选择,破釜沉舟地只留一个,逼得自己不得不全力以赴。
放弃“贪多求快”
通过放弃,存够了心理能量,只剩下一个选择后,坚持最大的障碍就是“贪多求快”了。
一件事能坚持下来的关键是要能快速地产生正向激励。
游戏之所以能让人上瘾,原因就是它能给人最即时的反应,比如你一刀挥下去,屏幕上立马就各种数字跳涨了。
但我们要坚持的事肯定不可能有这么短的反射弧,很多时候你投入一周都不一定能看到一点点正向反馈的成果。
比如,你想通过仰卧起坐来瘦腹,一周下来腰围纹丝不动,甚至还略有上浮都是正常的事。
在这种客观限制下,要如何才能让自己坚持下来呢?
有人也许会说,这就要信守延迟满足了。
这其实是正确的废话,如果我能做到延迟满足了,还用得着来听你的建议,问题就是我做不到哇。
幸运的是,我这儿有一个方法,哪怕你做不到延迟满足也能更好地坚持下来。
这个方法就是放弃“贪多求快”。
怎么放弃呢?就是 降低自己的预期,营造大脑误以为的短期正向反馈。
假如一件事正常一个月内能做到6分成果,我给自己的预期就是两个月内只要做到4分成果就行了。
快与慢,正向与负向其实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你只要能诱导大脑认为“短”、认为“好”就行了。
通过对周期、成果要求的降低,我只要正常做就能取得比预期周期更短、预期成果更好的正向反馈,自我效能感蹭蹭地就上来了,也就更愿意坚持下来了。
还以仰卧起坐瘦腹为例。
如果你一开始就告诉自己至少要两个月腰围才能缩短1cm,那么你对一周内有效果就没有期待了。
事实上两三周下来你可能就会发现小腹平坦一些了,因为这个两三周比你预计的两个月要短不少,你的大脑就能感受到类似即时反馈的奖励了,也就更有动力坚持下去了。
养成写文章的习惯也是如此。
有人一开始就会给自己制定一天一篇(甚至一天两篇),每篇2000字的目标。
这种目标往往第一天就做不到,负向反馈积累多了后也就不愿意坚持了。
我的做法是先给自己定一个一周写一篇,一篇800字的目标。
当我三天就写完一篇,字数达到1000字后,我的自我效能感就来了,比一天一篇、每篇2000字的目标更能坚持下来。
这种舍弃“贪多求快”的做法我屡试不爽,你也可以试下呢。
放弃“沉没成本”
前面三个放弃(放弃自我损耗、放弃过多选择、放弃贪多求快)已经足够帮助我们启动一件事,并坚持下来了。
但有些事之所以没能长期坚持下来,不是因为不想坚持,而是因为错误地坚持了。
比如,你在创业做跨境电商时选择了自己做独立站,而不是在亚马逊开店。
投入100万后,你发现独立站的全套运营对你来说太费精力了,你的优势在于推广和货源上,在亚马逊上开店更有助于你集中精力发挥这两个优势。
这时你会果断舍弃已经投了100万的独立站,转而使用亚马逊吗?
绝大部分人可能都舍不得放弃,毕竟已经投入了100万,就这样放弃太可惜了,也许再坚持坚持的话就做起来了。
结果是又耗光了剩下的100万资金,独立站还是每个月在亏损,最后不得不关闭了,亚马逊开店的启动资金也没了。
这种因为舍不得放弃最终被拖垮的困境就是由“沉没成本”引起的。
“沉没成本”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指的是我们为某些事情投入的、已经不可回收的支出,比如时间、金钱、精力等。
因为损失厌恶和自我辩解的心理动机,我们往往舍不得放弃“沉没成本”,而是会一再追加投入,以奢求将已亏损的成本弥补回来。
比如,你请了两天假,花了3000元飞到某个景点,哪怕第一眼你就对这个景点失望了,你有很大概率还是会再花钱买门票进去逛一天。
因为只有这样,你才会觉得这两天的请假、3000元的机票钱没有白白浪费。
殊不知,因为对“沉没成本”的不肯放弃,你又额外浪费了一天时间和几百元的门票钱,这个时间和钱你本可以用在真正值得坚持的事上——有意义的休假。
对“沉没成本”的坚持,往往就是被一坑到底。
因此真正能坚持的人,都是很会放弃“沉没成本”的人,他们会将剩下的时间、精力、金钱用在真正值得坚持的事上。
总结
要想长期坚持一件事,必须满足四个基本的要求:有内驱力、选择坚定、短期正向反馈、方向正确。
很多人往往是从正面来追求的,但能坚持下来的人却少之又少。
其实如果你能反过来选择放弃,反而能让你更容易地满足这四个基本要求,从而真正长期坚持一件事。
1、放弃自我损耗,可以让你保持足够的内驱力,将宝贵的心理能量(意志力)用在需要坚持的事情上。
2、放弃过多选择,可以让你不随便放弃,更坚定、更全情地投入。
3、放弃贪多求快,可以让你营造出相对短期的正向反馈,更有动力坚持下去。
4、放弃沉没成本,可以让你不浪费宝贵的剩余资源,将它们投入在真正要坚持的事上。
因此,大胆地去放弃该放弃的吧,学会了放弃你才能更好地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