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休就是,我休息了,好像又没休息!”“现在8点下班,我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加班了!”“时间就这么点,工作那么多,为什么不能明天做啊?”
这些抱怨并不是个例。
从猎聘最新发布的《当代年轻职场人现状洞察报告》来看,76.71%的90后经常加班;尤其在一线城市,经常加班的年轻人占80.67%。
(来源:猎聘调研数据)
在这个内卷时代,秃头和失眠不再是中老年人标配,众多“发际线男孩”“秃头少女”在加完班的深夜不肯入睡。
一边“修仙”,一边暗自发誓要逃离这种境地,第二天还是照常去打卡上班。
但有那么一部分年轻人,身心俱疲的他们把目光投向了远离尘世的工作环境——寺庙。
2015年,东华寺在网上推出招聘广告,随即引来全球4000余份简历。
(图为《南方都市报》报道)
2016年,灵隐寺在公众号上招聘新媒体编辑,还因为引发社会太多关注被删除,但依旧有多达1000人慕名应聘。
2020年,法华寺通过官方微信账号,发布招聘抖音短视频编导启事。消息发出不到一天,就有多人投递简历。
其实很久之前,寺庙就会不定期招聘工作人员,只是通过网络途径,让许多平时不太接触这些信息的人了解到,寺庙也能是一个工作去处。
“上岗非出家,对宗教信仰不做要求。”“九点上班,五点下班,提供午饭”“没有KPI,一切随缘。”……相比起薪资倒挂、“996是福报”、内卷的冰冷,寺庙的工作显得亲切多了。
不管出于对寺庙的好奇,还是处于对工作压力的逃避。
各大寺庙招聘启事一出,众多年轻人跃跃欲试,纷纷应聘。
被我佛选中的人
2016年灵隐寺公开招聘新媒体编辑。在应聘的1000多人中,只有莲贵被选中。
与其说莲贵有多厉害,倒不如说这是一段缘分。
灵隐寺的招聘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笔试考题为《如何文明进香》,答题限时2小时。
看着其他人奋笔疾书,又没人监考,莲贵决定把这次考试当成开卷。
后来,他成了第一个交卷的人,也是唯一一个按时交卷的人。
笔试后的面试更像是一场闲谈。
伴随着师父双手合十对他说,“我们一眼就看出来你上网搜了答案,阿弥陀佛。” 莲贵入职了灵隐寺。
莲贵有着3年的运营公众号经验,入职后主要也是负责灵隐寺公众号的写作。
他找到法师,询问法师对于阅读量和粉丝数有没有什么要求?对此,法师依旧双手合十,意味深长地留下一句:“不必强求,一切随缘。”
从此,莲贵就开始了8点半上班,4点半下班的规律生活。
因为没有KPI,所以除开佛教日,莲贵的工作还是比较轻松的。在完成当日工作后,还能有时间写作、看书、练练书法……
等到莲贵适应寺庙生活后,他索性搬到寺里,当起了半个出家人。
一年半以后,由于房贷压力,莲贵选择从灵隐寺离职,去了一家电商平台做品宣。
收入增多,随之而来的是几乎每天的加班。虽然之前的清闲都不在了,他却表示,很满意这种忙碌的充实。
有媒体采访他,“如果没有房子负担的话,你会一直在灵隐寺做下去吗?”
莲贵回答,“我以前是个挺没有烟火气的人,所以去寺院。后来为了追求烟火气,所以离开”。
工作可以再找因缘错过就没了
“来了就有种不想走的感觉”是弘鑫到寺庙生活的第一感觉。
弘鑫原本是北京一家知名报社的编辑,照他的话说,报社评论部的生活每天就跟打仗一样。
由于工作,他没有了正常作息,常在凌晨三四点入睡;没有了社交,上班时间与周围朋友差异大;没有了好身体,长期紧绷状态和作息紊乱,弘鑫开始失眠,慢慢的,体重也从160斤涨到190斤。
这些因素,促使他迫切找一个清净的地方,修整自己。
机缘巧合之下,他来到了香海禅寺做一名图书管理员。
到寺庙之前,弘鑫已经做好了与世隔绝,就靠手机流量与外界交流的准备。
结果来到寺庙,图书馆不仅覆盖Wi-Fi,而且装潢完全和我们想象的类似藏经阁的地方完全不一样。
光看内里,温暖的自然原木风,和古老的藏经阁大相径庭,到像是有一番风味的现代图书馆。
书架上不仅摆放着各种佛学书籍,还有《大数据时代》《被饭局伤害的女性》《三体》《银河帝国》等各种类型的书籍。
“最有意思的是有一个架子,左边是各种佛经故事,右边就是关于西方神学的书。我觉得好神奇呀,这么和谐相处吗?我佛”,弘鑫笑道。
图书管理员要负责,图书入库、对账、打扫卫生等等,其实体力上的工作量并不小;但相比起之前,弘鑫的精神状态倒是平和很多,也不失眠了,整个人充满精气神。
在他准备入职香海禅寺那段时间,有互联网大厂的HR找到他,说有个职位和他十分匹配,并开出了诱人的薪资。
但弘鑫说:“还是去寺院吧,大厂有的是机会,但去寺院可能就得讲究因缘。”
裸辞第一站“逃”到寺庙去
今年是阿卡毕业的第三年,也是她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的第三个年头。
和很多互联网人一样,阿卡常常加班到半夜,生活里除了工作还是工作。
忽然她发现自己没能在某个领域有深度成长,也没能从事毕业时想发展的方向。
当她意识到自己不快乐的时候,决定裸辞也就一瞬间的事。
裸辞之后,阿卡决定,让自己做一段时间的“咸鱼”,体验下多种不同的生活。
裸辞第一站就是——去寺庙做义工。
出于对寺庙的好奇,阿卡通过朋友推荐,去浙江诸暨的崇教禅寺做一名短期义工。
寺庙的生活很简单,早上五点半上早课,接着吃早饭、学习、打坐……一天下来十分充实。
说到对于早课的感受,阿卡感叹道,“为什么有那么多我不认识的字?组合在一起就更看不懂了。”
在寺庙吃饭需要经过好几个步骤:
首先,出家师会敲响木鱼和葫芦形铁板,这寓意出家要精勤不息;其次,会诵经,常念菩萨功德,感恩施主供养;然后才是吃饭,因为寺庙是十方供养,所以不能有一点剩饭;最后,大家一起念佛经,感恩慈悲众生。
因为厨房做的素食都很好吃,所以阿卡慢慢打入厨房内部,也跟着一起做饭。
上课主要是讲因果、加持、慈悲、执念、贪、嗔、痴。作为一名“合格的”90后,有时候听着听着,阿卡就睡着了。
打坐是一个消除杂念的过程,只要一安静下来,阿卡就会想“我今天是不是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呀?完了,她会不会记恨我呀?”
除了打坐、上课,寺庙里还有很多活动,有时候阿卡会和出家师一起采桃胶、放生、插花,有时候大家一起去地里采摘当天需要用到的蔬菜。
阿卡说,她觉得这样的生活很快乐。
最特别的莫过在寺庙里过中秋。节日当天,大家一早就开始布置灯笼,准备食材、组织活动。
到了傍晚,五彩的灯笼装饰了整个寺庙,简易的小舞台上陆续有人进行才艺展示,热闹的观众席由几张小桌子拼组而成,桌上放着各种水果、月饼、点心、零食。
烟花在空中绽放,掩盖了猜对灯谜,赢得奖品的人们的笑声。
在月色的照耀下,出家师和义工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
如今阿卡已经奔赴裸辞后的下一站了,谈起寺庙的生活,她说“我很佩服他们身上的淡定从容、警惕执念、简单生活”。
我佛庇护下的自我疗愈
寺庙招聘启事一出,引起热议之外,还是会有许多年轻人继续报考。
当然大部分想去寺庙工作的年轻人,并不是想出家;而是抱着对寺庙生活的好奇,或者对佛学的兴趣,以及工作导致的疲惫,希望在寺庙的庇护下,能被我佛给疗愈。
看起来似乎现代年轻人更想回归“原始淳朴”的生活,让节奏慢下来,让环境简单起来。
其实需要慢下来的、被简化的并非外部环境,而是我们的心态和心境。
我佛也并非有疗愈他人的能力。
寺庙的生活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清净之地,拥有疗愈能力的人还是我们自己。
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去寺庙生活,即使身在寺外,我们也要适时而为,尽量做到“淡定从容、警惕执念、简单生活”。
修行即修心。
红尘修心,亦是修行。
注:以上素材内容来源于每日人物、阿卡风平浪静的闲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