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子们早上好呀!我是喜欢围观职场八卦的 90 后小阿姨愈之。
最近,小愈在刷微博的时候看到这样一个热搜:苹果公司允许员工公开讨论工资。 苹果在公司内网上发布消息称,公司的政策并不禁止员工「自由谈论」工作环境:
「我们鼓励任何对此怀有疑虑的员工以自己认为最舒服的方式提出来,无论内部还是外部皆可。」 消息一出,打工人们炸开了锅。 有小伙伴表示:「这样很好,公开透明,很公平!」 但有人担心:「我也好奇同事一个月赚多少钱,但是万一别人工资比自己高,尴尬的是自己好伐……」 其实,苹果也不是一直都让大家公开讨论工资的。 自 2016 年以来,苹果公司对外声称已经实现了员工的同工同酬,表示:
「男性员工每赚一美元,女性就赚一美元;白人员工每赚一美元,少数族裔就赚一美元。」 但是员工们并不买账。 今年,有苹果员工发起了薪酬调查,但该调查都被公司关闭了,理由是调查中涉及了种族、性别和残疾等一些比较敏感的信息。 员工们并没有放弃,继续发布了新的调查,但因为涉及了性别而被公司禁止。 在一次次的发布调查和禁止之后,公司索性允许大家讨论了。 看来,在是否允许员工讨论工资这件事上,国内外都争议不小呀。 那么,到底为什么很多公司都禁止员工讨论工资呢,这么做合理吗?今天,小愈就来和大家掰扯掰扯。
薪酬问题是员工与公司之间没有硝烟的战争
入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一位做 HR 的朋友给我分享过他们公司招聘的过程。 收到求职简历后,她会进行一次初步筛选;随后,她的领导再筛一次,求职者便会进入面试名单;接着,她邀请求职者面试。 在他们公司面试会有两轮或者三轮:一轮是 HR 们初步面试;招聘部门直属领导进行二次面试;公司管理层进行第三轮面试。
这位朋友还告诉我,有的公司还会有第四轮面试。 面试通过以后,会敲定薪资,发 offer,办理入职手续。 他们公司的岗位薪酬不是固定的,而是波动的。 比如一个岗位能给到应聘者的薪酬区间在 3000-5000 之间,但由于公司的资源有限,不能完全凭借面试来确认求职者的价格;
所以简历漂亮又能说会道的人会更加有优势,能够获得区间上沿的工资。 此外,每一个阶段招聘的人员成本也不一样。
比如在 10 年前,招聘一名应届生需要 2000 元,十年后,再用 2000 元招不到人了。 再加上工作能力、公司制度等原因,一些老人并没有在新人招聘成本提高后,自己的岗位有所提升;导致一些人干了好几年,工资水平却与新人一样,甚至不如新员工。 此外,公司很在意员工能为公司创造多少价值,因此在工作中,会给创造更多价值的人更好的福利待遇。 这一番「骚操作」下来,就会出现同工不同酬的现象。 而公司并不愿意让员工们知道其中的差距,怕薪资较低的员工知道后会心里不平衡,影响工作,所以便有了禁止员工私下讨论工资的情况。 尽管出现了苹果这种允许员工讨论薪酬的公司,但在很多公司里,薪酬仍然是一个「不能说的秘密」。
面对「不能说的薪酬」打工人怎么破
有一次和朋友讨论「同工不同酬」的问题。
朋友说:很多人在意的并不是「同工不同酬」,而且付出了努力以后,有没有被公正对待。 我深以为然。 我的朋友小艾就在一个薪资不透明的公司里工作。 有一回,她随口问了一位平日里关系较好的同事一个月能拿到多少钱,对方也如实回答了;谁知,两人在同样的岗位,却领着不同数额的薪酬,这让小艾感到心里非常不舒服。 在小艾看来,那位关系和她不错的同事工作能力也不怎么样,凭什么对方就可以拿到更高的收入呢? 后来她悄悄问了其他一些同事的工资,发现公司里,同工不同酬的现象非常普遍。 她对此愤怒极了,一气之下,选择了辞职。 理由是:她希望在一个更为公平的环境中工作。 我还有个朋友叫芝麻,他也遇到了同工不同酬的问题,不过他选择了和小艾不同的解决方式。 芝麻其实也很郁闷,但觉得自己不能冲动,因为薪资水平不同,有时候是公司的问题,有时候不是。 于是他找了自己的主管领导了解情况,得知了其中的一些「玄机」。
原来,和他一起来但工资比他高的小哥哥,拥有与岗位相关的专业证书,领导还告诉他,如果他取得证书,也会给他加薪。 往后一段时间里,芝麻一边工作,一边考证,经过一番努力,顺利拿到了证书,领导也兑现了诺言。 而小艾跳槽到了另一个城市,据她说,工资相较之前上调了 30%,也是一个相当不错的结果。 小愈觉得,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但相对的公平依然存在。 我们被不公平对待时,有时候是客观原因,有时候是主观因素,是选择离开,还是选择留下,先找出其中的原因,再对症下药。 当你对薪资有所疑惑时,可以先观察薪资高的同事是不是产出比你更高,或者其他方面更加出色。 如果不是,而你的工作也没有什么问题的话,那么可以尝试与领导沟通涨薪的事情,旁敲侧击提出疑惑。 如果对方拒绝且不能给出合理理由,那你或许可以考虑跳槽了,有能力、有价值的人,不在这家公司发光,也会在另一家公司光芒万丈。 与之相对的,企业用禁止讨论工资来掩盖薪资结构的问题,并不是一个好的做法。 毕竟如果员工真的想要知道工资间的差异,谁又拦得住呢? 让人心寒的从来不是薪资差异,而是不公正不合理的薪资结构。
美国有一项《国家劳资关系法》(National Labor Relations Act),用于保护员工与公司进行集体协商的权利。
根据法案的第八条(9 U.S. Code § 158),公司限制员工之间讨论薪资、工时的行为,属于不平等劳工待遇的定义。 劳动市场也是市场,劳动者以自身的价值获得了对应的价格,是一种「市场交易」。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不让讨论工资」却成为了一种潜规则。让公司与员工之前的信息不对等,造成了不公平。 幸好,在这场交易中,劳动者的地位逐渐有了变化。 除了苹果公司外,全美最大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Coinbase 的人力资源官在今年 5 月份表示:
公司将不再在新员工招募过程中进行薪酬谈判。
也就是说,所有新老员工,只要是在同一资历水平和同一岗位,薪酬水平都是一样的。 同时,Coinbase 的员工岗位薪酬水平也在行业完全公开。 苹果和 Coinbase 的做法对于硅谷来说是一次冲击,它可能会打破硅谷「不让讨论工资」的不成文「老规矩」,让薪酬制度变得更加透明。 这对劳动者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 这意味着,劳动者在薪资问题上不再那么被动,还拥有了一定的主动权。 尽管改变发生在国外,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打工人观念的改变,也许未来的某一天,同工同酬、薪资公开透明,会成为一种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