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挪活,树挪死”,从HR的角度看,人才用对了地方就是宝贵的资源,用错了地方绝对是资源的浪费。无论是培养个人的周边经验与复合型能力,还是打破组织板结破除山头与惰怠,轮岗都是一个已经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好法子。可是真到了实操轮岗的时候,老板几个问题就把HR问住了:
给谁轮岗,人走了会不会影响业务?
我让张三去轮岗,往哪里轮,这期间怎么考核他,怎么给他发钱呢?
你说的都对,轮岗好处多,张三不愿意去怎么办,他上级不放人怎么办,部门不接怎么办?
咱花这么大力气培养人,培养出来会不会跑了……
可见,轮岗虽然是干部管理中的一个小问题,却是四两拨千斤,学会了又能培养人又能促进组织活力,不会应用就会无处下手。为了帮大家掌握轮岗的操作要点扬长避短,我们将用两篇文章详细讲述,今天先了解轮岗的全貌,下次再讲轮岗的全过程。
01
为什么要轮岗
轮岗主要是解决干部的能力培养、协同配合问题,强化组织权威和把控人治风险的需要。好处大家都知道,我们简要总结下。
1、培养干部的需要:企业需要的是“T”字型通才
专家可以是专才,干部必须是通才,否则就会陷入“专业陷阱”,这种现象常见于直线职能制组织中。全局的视野、多专业融合的思维、不同业务和机构的协同、甚至全产业链的驾驭能力,都需要干部有跨界的经历。无论是跨部门、跨业务、跨区域的,后文轮岗类型中细讲。
2、强化组织权威的手段:党指挥枪而不是枪指挥党
中小企业里很常见,部分明星业务员手握核心资源功高盖主权倾一时,甚至拉帮结派山头林立,这个时候是组织利益更重要还是个人利益?建立组织能力而不是只依靠个人能力就要实行党指挥枪,明星员工业绩好可以发钱但权力过大不行。服从组织安排强化组织权威,把个人能力变成组织能力,个人资源变成组织资源,轮岗是一种方式。
3、激发人才和组织活力的需要:舒适区呆久了就会不思进取
有研究表明,再优秀的企业家都存在“企业家悖论”,在同一职位最多11年就会激情褪去创新乏力。员工更是如此,流动起来才能激发创造力和创新。
4、防控风险的需要:组织核心资源不能放到同一个篮子里
人治和法制有时候很难区分开,组织稀缺资源在同一个人手里掌握久了就可能变成个人资源。比如负责大客户的客户经理、负责核心门店的店长、现金牛业务的负责人等等,防止可能的寻租以及损公肥私等行为的其中一种方式是轮岗。
02
给谁轮岗
基于前述轮岗的目的,有一类是建议轮岗类,包括后备干部与现任干部、高风险岗位;有一类是自愿选择类,给予同一岗位连续任职时间较长但仍未提拔的员工以轮岗机会。员工自愿申请,经接受部门与所在部门同意可实行有序轮岗。第二类相对简单,此处重点讲建议轮岗类:
1、后备干部:有梯队才能后继有人
进入各级后备池的干部具备条件者最好安排轮岗,目的是加速后备干部角色转变与向上履职能力提升。轮岗有成本,所以机会优先向优秀后备倾斜,比如绩效最好的一小撮后备。
2、现任干部:同一岗位设最长任职年限防止惰怠
一般约定同一岗位最长任职时间不超过一定期限,中层建议最长为6年,即2个任期,高层建议最长为9年,即3个任期。为防止流程僵化与创新停滞、本位主义滋生,达到最长任期仍未提未降者安排轮岗。
3、高风险岗位:核心资源要掌握在组织手里
对较高风险岗位实行定期轮岗以强化风险控制,主要包括审计、投资、成熟业务、成熟地区市场与客户负责人等岗位。
03
轮岗怎么不影响业务
老板最担心的就是业绩,希望管理为业务服务。为控制轮岗可能带来的业绩下滑等风险,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做好工作手册把好交接关
所有轮岗对象,不论是建议轮岗类的,还是自愿轮岗类的,轮岗之前必须开发完成本岗位工作手册并经上级确认,工作手册应包含职责、流程、关键技能、利益干系人等。轮岗之后对于接替者要有半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辅助责任,遇到问题要帮着解决。
2、控制总量精选对象
同一年度内,控制轮岗人员在全员中的比例,控制在干部队伍中的比例。轮岗有好处,但确实有成本,控制总量后就会倒逼HR自己去找那些最需要轮岗的、最能产出价值的人员。一般有效管理幅度是8-10人左右(还得根据行业和企业实际情况看),也就是说最多同时轮岗的比例得在20%以下。
以上只是个大范围,最主要是后备干部轮岗数量受“出口”影响,干部的坑是有限的,无非新业务的机会、并购收购企业的机会、现有岗位“下人”腾出来的,大致盘一盘就知道多少出口,反推就知道后备要培养多少了。少了就按1:1来培养,多了就可以1:1.5甚至1:2,但供大于需就会造成资源浪费,可能会替他人做嫁衣。
3、轮下不轮上,反之亦然
管理团队的最理想组阁状态是价值观一致、能力和专业互补、角色搭配。从保持管理团队的稳定性来看,正职一般不轮岗,除非有接替者。副职轮岗一般不超过领导班子的三分之一。如果是正副职搭配,那么在保障业务稳定的情况下只轮一方。
04
轮岗都有哪些方式方法
前文说了轮岗的几个目的,以始为终,方法也是为目的服务的。从培养人、激发组织活力控制风险的目的出发有以下几种方式。
1、部门内轮岗
部门内轮岗是指在同一单位、同一部门内不同业务条线、不同职能模块之间的轮岗。部门内轮岗管理难度与成本较低,主要适用于中低层后备、风险类岗位人员轮岗。
中低层后备干部部门内轮岗时间一般为六个月到一年之间,风险类岗位员工部门内轮岗一般为一年时间。
2、跨部门轮岗
如果是业务单一的企业,跨部门就等于跨专业。如果是业务多元的集团化企业,跨部门有可能还是同专业。总之,跨部门同专业难度小,跨部门跨专业难度大,但都可以起到激活人才、激活组织的作用。
3、跨体系轮岗
体系就是单一价值链的企业的价值环节,比如研产销就是不同体系。跨体系能够有意识地培养干部在价值链环节之间、主辅价值链之间的协同配合,加强内部横向交流沟通,增进凝聚力。文字比较晦涩,我们看下华为的例子:
1) 研发要懂客户需求,所以要去销售轮岗;
2) 销售要懂产品性能,所以要去生产体系和开发体系轮岗;
3) 职能要懂业务痛点,所以要去业务体系(研产销等主价值链环节部门)轮岗;
4) 专家要懂一线问题,理论结合实践,所以要去一线轮岗……
跨体系轮岗管理难度与成本较高,主要适用于中层及以上层级后备、中层及以上层级达到最高任期现任干部两类人员。轮岗时间视具体需要而定。
4、跨地域轮岗
跨区域经营的企业来说,无论是国内跨地区,还是国际化经营。经常有两个棘手的问题:一是、大家都喜欢待在大本营,不愿意去外地远离家乡亲人小伙伴;二是、区域之间发展不同步,有好有坏,怎么跨区域交流互鉴,将成熟地区的经营管理经验带入发展中地区,推动不同地区业务均衡发展是个难题。
怎么办呢,共产党有个好做法可以借鉴:
1) 优先安排发展中区域任职时间长、短期内又晋升难的干部到成熟地区轮岗,在激励他的同时给他机会“取经”;
2) 成熟地区干部晋升时优先安排到发展中区域任职,职位晋升的同时赋予其挑战性任务、历练其创业能力。顺便还能帮扶开发下这些区域的潜力。
5、跨法人单位
集团企业下属诸多分子公司时,派人去轮岗也是派人去履行股东权力,输出集团成功管理模式,当然也可以防止失控与离散风险,增强下属企业和集团的凝聚力。派谁去呢?建议以老带新,中高层到期现任干部去当高管把方向,中层后备干部去参与经营管理历练加融合。
当然,轮岗方式要和轮岗对象匹配起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见下表:
05
轮岗前要干好四件事
轮岗事小,但要扬长避短还得系统思考,轮岗之前首先应在系统思考基础上制定周祥的轮岗计划,其次做好沟通、交接与培训。
(一)制定轮岗计划
1、确定轮岗对象
轮岗对象一般包括后备干部、现任到期干部、高风险类岗位。但这3个群体范围仍然很广泛,具体让谁去轮岗呢?可以上下结合来确定:
从下往上提:年初,HR部门发布轮岗申报通知,各级干部员工可根据自身职业发展规划向所在单位提出申请,由各单位根据自愿申请情况、干部培养需要填报轮岗申请表。为什么把权限交给各级干部,一方面他们要用人理应对人才有培养义务;另一方面,轮岗更多还是看组织需要,而非个人需要,因此各级干部来把关是否放下属去轮岗。
从上往下定:人才盘点会议是管理规范的企业年度重点会议,会议会明确各级干部胜任情况及下一步培养计划。HR可借助人才盘点会,或干部盘点明确出需要轮岗的后备干部、达到最大任期干部、风险类岗位轮岗名单并进一步核实。达到最大任期和风险类岗位原则上是必须轮岗的,但后备干部是“缺什么补什么”,要优秀有潜力的,并且缺乏多专业经验的再安排轮岗。
2、确定轮入岗位
在前一篇文章的5种轮岗方式基础上,后备干部轮入岗位一般为副职、助理等非正职管理岗位,既能锻炼跨界管理经验又不影响正常业务开展。现任干部、风险类岗位一般都是同级或晋级调动。
3、沟通确定轮岗计划
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确定的轮岗对象及轮岗安排还要与本人、轮出及轮入单位进行沟通,吸纳合理意见,解决现实障碍后才能形成实施计划。轮岗实施计划也应当按权限进行审批。
(二)轮岗前沟通
为确保达到轮岗目的,轮岗前由HR组织分层沟通谈话,按干部管理权限上级与下级沟通,HR负责风险类岗位员工谈话,谈话包括以下内容,规范起见最好记录存档:
1、轮岗者职业生涯规划情况;
2、重点沟通轮岗计划,包括目的、轮入岗位工作职责及要求、轮岗周期、考核与激励、轮岗后发展等;
3、工作的顺利交接与过渡安排。如本岗位工作处于繁忙时点,HR可协调顺延轮岗计划,或采取并行工作,即前任者与现任者并行工作直至过渡完成。
(三)轮岗交接
为确保工作顺利过渡,轮岗者应进行三方面工作交接:
1、物品清单;
2、文件清单,现有工作相关文件的整理与移交;
3、工作进展,重点包括项目或其他工作进展、分工、目标及相关干系人等。
(四)轮岗前培训
轮入部门对应轮岗人员进行岗前培训,确保轮岗人员尽快融入并掌握工作职责,此外轮入岗位前任者、上级应给予及时辅助与指导,确保工作顺利过渡。
06
轮岗中要干好三件事
轮岗期于后备干部而言最主要的目标是提升能力长本事,于现任到期干部及高风险岗位而言还是要人岗匹配干出业绩才行。因此对后两者而言轮岗期相当于任期期,绩效考核按照现行干部、员工考核体系执行即可,主要看结果。对于后备干部而言考虑到特殊性,考核、薪酬及培养应针对性设计。
(一)轮岗期考核
轮岗期考核目标采取轮入岗位绩效目标,为平衡业绩发展与人才培养双重目的,轮岗人员绩效考核中增加胜任力维度:
如轮岗期为1年及以上,绩效考核结果为轮入岗位绩效。如轮岗期小于1年,年度绩效结果根据轮出、轮入岗位考核结果分段计算。
绩效结果=轮出岗位绩效结果*任职月数/12+轮入岗位绩效结果*任职月数/12
(二)轮岗期薪酬
根据轮岗类型及方式确定轮岗期间薪酬标准: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老板的其中一个问题,接收部门不愿意怎么办?究其原因,不愿意的重要原因就是轮岗的人来了不一定创造业绩,但却要占部门薪酬总额。有两种方式可以解决:
1、分是谁的人,由人事关系所在部门承担薪酬总额;
2、由集团总部承担,也就是在轮入单位的薪酬之外,不占额度。
此外,轮岗结束后回原岗位工作的,薪酬待遇按轮岗前薪酬标准执行;轮岗后另外安排新岗位工作的,按新岗位待遇执行。
(三)轮岗期培养
轮岗本身就是一个培养方式,在此期间只要解决有师傅引进门、本人有压力的问题即可。
1、轮岗引导人机制
轮岗期由直接上级担任引导人,组织岗前培训,帮助融入环境、工作辅导、角色转变等培养事项。引导人负有轮岗者能力提升与业绩稳定职责。有HR可能会说要是人家不干你也没办法呀,没关系,用机制解决即可,比如华为和阿里如果没有培养出来合格的2个以上继任者,干部是不能提拔晋升的。
2、轮岗述职机制
怎么让轮岗者本人有自觉提升的压力、珍惜轮岗机会呢?HR可以要求除了高风险岗位轮岗外,干部必须深入学习掌握多领域知识技能,及时总结提升,于年度形成轮岗总结,纳入述职内容:
所轮岗岗位能力要求及掌握程度;
以跨部门、跨专业、跨区域的视角提出原岗位工作创新与改进措施;
以全局视野提出强化企业内部整体协同融合的机制与措施。
07
轮岗后要干好两件事
轮岗后就是回答“培养出来的人跑了怎么办”的问题,主要涉及后备干部,现任到期干部和高风险类轮岗一般横向平级调动即可。一来要客观评价轮岗是否确实提升能力了;二来要解决优秀人才的出口问题;三就是反向思考倒推总量控制,如果企业发展速度慢,没有更多的新机会,原有岗位“下人”比例又比较小,也就是出口很少的话,轮岗培养人才的总量也应当严格控制下,否则就会真的替他人做嫁衣。
(一)评判轮岗者能力
HR应对轮岗者进行全过程跟踪及关键事项存档,包括轮岗计划、轮岗谈话、轮岗过程绩效考核、述职评价及薪酬标准等。轮岗期间绩效考核结果优秀者在职级调整、职位晋升中享受优先资格。
(二)可能的几种任用方式
现任干部、风险类岗位员工完成轮岗后回到原岗位或者横向调动即可。重点是后备干部要在评判能力的基础上妥善安排,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
1、参与选聘、竞聘等重新选择职位;
2、经委任后确定职位;
3、暂时没有职位的可进入上一层后备池,但不宜“备而不用”太久。
虽然任用是最后一步了,但其实思考和筹划的时候是前置的,也就是说HR心里先有一张职位空缺地图,什么级别、多少数量、什么要求,然后根据这个需求再去实施培养及轮岗安排。如果不以始为终蒙着头先培养,那人力部门就真的沦为企业的“成本中心”了,成为老板心中只会花钱不会赚钱的赔钱部门了……思之慎之。
08
轮岗的一些保障措施
最后还有一个小问题就是轮岗意愿,我们分别想想对策:
1、个人不愿意轮岗怎么办,建议把轮岗的要求加入职务晋升的任职资格当中,比如晋升中层必须有一年以上跨部门或跨体系经验;
2、部门不愿意接收怎么办,那就是减少人家的担心,轮岗的人给安排到副职、助理等不占正式编制的岗位上,薪酬从原单位或总部列支;
3、原部门不放人怎么办,那就是通过机制约束现任负责人,比如借鉴华为的方式,如果不能培养出成熟的继任者,本人不能晋升。
正如很多管理工具一样,本身是为了特定的目的服务的。掌握工具背后的原理灵活应用,不唯工具论、不唯方法论,或许是HR们从办事人员向真正的管理人员进阶的一个关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