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一家公司,因为招聘启事中写的薪资范围,被求职者怼上热搜。
这是怎么回事呢?
5月10日,湖北武汉,一位00后应聘到一家公司上班,没想到刚来公司入职,就发现实际工资不对劲:招聘启事上薪酬是6到8千,但公司给自己的薪酬只有4千。
HR是这样解释的:
6到8千只是一个大概的区间,公司转正之后底薪5千,如果把年终团队提成平均摊到每个月,是能够达到这个范围的;而且前两个月是试用期,薪资要打8折,所以4千没错,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这位00后不依不饶,追问到:摊到平时是怎么摊呢?而且在Boss上写的还是13薪,认为招聘过程中HR没有跟他说清楚,并直呼公司和HR是骗子,在工资上骗人。
大家觉得,这种情况算是欺骗吗?
评论区里,可以分为两大主题:
一是对于“00后整顿职场”表示支持,比如:
◆ 进入职场已经告垮两家了,我爹说我像个收割机,到哪工作哪个公司倒
◆ 70后在任劳任怨,80后在忍气吞声,90后在浑水摸鱼,00后在重拳出击
二是对于“虚假招聘宣传现象”深恶痛绝,不吐不快,比如:
◆ 写着8-12,结果第一个月开了2300,当天中午回家吃饭,再也没去过这家公司
◆ 除了标两三千的是真的,新人5K往上走的基本都是假的(特别牛逼的大佬和技术型人才不谈)
◆ 招聘启事上写着5-8K,包食宿,结果1千8,还不包吃住,这还好意思问我未来五年的规划
◆ 招聘上写5500,面试说所有人底薪只有1500,被我遇到了,果断走人了
◆ 基本上有些工资区间的话,只要看最低的那个数就行,如果岗位是有提成算的话,一般日常都是只能拿到底薪……
对于HR来说,薪资范围,其实挺难写的。
一方面,薪资范围被迫“外卷”。
我们打开各大招聘网站,搜索同类岗位,发现同行企业给的薪资范围都挺高的,虽然心里知道会有水分。
就像“业绩提成,上不封顶”一样,而且新人很难拿到,尤其是前几个月,实际薪资通常不会很高,达不到发布的薪资范围。
但是,如果自家在招岗位,没有适当地调高薪酬区间,可能根本就入不了求职者的眼,别人都是9-14,你家只有7-10,别说主动投递了,甚至都不会点开来看,所以为了吸引候选人,挂出来的薪资范围不得不参与“外卷”。
另一方面,求职预期畸形拔高。
薪资范围外卷之后,求职预期也会相应提高,就像《甄嬛传》里,华妃收到了皇贵妃的服制,拔高了预期,后来只是封了贵妃,虽然荣获晋升,但却失落万分。
这种“虚高预期”反而给入职沟通带来烦恼,我们需要费尽心思解释薪资构成,把求职者的预期拉回到正常的水平上;
但是求职者心里肯定会有落差,甚至还会对其他标价更高的工作机会抱有幻想,即便最终能够入职,也是带着失望情绪的,还容易对薪资产生新的疑问。
一旦出现这类问题,公司的雇主口碑也会严重受损,阿瓜约效应告诉我们,一个人会把自己的满意分享给身边的8个人,但是会把自己的不满意分享给至少20个人;
而且越来越多求职者会在贴吧、知乎等社交平台上留言,甚至会在百度地图、高德软件下面留言,让每一位搜索这家公司的求职者、客户都能看到。
笔者朋友所在公司,在2020年第一波疫情结束之后,通过校企合作形式,招聘许多实习学生从事一线工作。
但是因为疫情影响,原本安排学生住宿的那栋公寓,决定不再续租。虽然公司愿意按照当地租房标准提供补贴,但是因为通知很急,要求学生三天之内全部搬走,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租房的实际困难;
比如短租房源稀缺、押一付三超过学生承受能力等,引发严重不满,甚至有学生放下狠话:你们公司明年别想在我们学校招到一个人!
案例中武汉这家公司,转正之后底薪5千,加上年终团队奖金,四舍五入之后,或许也能达到6千,就像网友评论所说,薪酬区间的话,看个最低就行。之所以会被怼上热搜,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提前充分沟通
对于招聘企业来说,今年金三银四,显得非常冷清。
过去很多企业拿到融资,财大气粗,为了快速扩张,往往开出两三倍的薪资来挖人,工作机会多,求职者也会更加活跃,招聘市场欣欣向荣。
但是持续多点散发的疫情却给我们敲响警钟,许多中小企业都倒在现金流上,2020年一份调查显示,34%的企业现金流只能维持1个月,仅有9.96%的企业能够维持6个月以上,而今年许多机构甚至认为,现金流要足够支撑18到24个月才算安全,手上有粮,才能心中不慌,因为企业对于薪酬支出也会更加“抠门”。
所以对于招聘者而言,需要更深入地思考两个问题:
◆在薪酬回报之外,我们还能带给求职者什么?◆ 在招聘过程之中,我们如何才能让求职者相信?
回答第一个问题,企业可以针对现有员工开展“体验调研”,了解员工在工作中实际获得了什么,或希望获得什么。
比如,企业可以给新员工干净透明的职场环境,给95后个性表达的充分尊重,给基层员工快乐丰富的工作氛围,给设计师自由发挥的创意空间,给程序员提升技术的交流机会等……这些都是在薪酬回报之外,员工在工作中实际获得的价值。
员工在工作中希望获得什么,通常就隐藏在离职原因里,Forrester Consulting在2021年发布了一份调研报告《改善员工体验以推动业务成果》,系统地梳理了员工离职原因,比如:
2周内离职,通常与入职沟通相关,负向体验包括:
1)入职流程冗长、复杂、低效;2)工作人员态度冷漠或不佳;3)工作内容不符合求职者预期;
3个月内离职,通常是因为难以融入或胜任,负向体验包括:
1)新员工缺少与工作伙伴非正式沟通及情感交流的机会;2)缺乏入职培训或培训质量不佳,上级的关心与指导较少,员工成长收获少;3)缺乏职业发展沟通,员工对未来迷茫;
6个月左右离职离职,通常与直接上级相关,负向体验包括:
1)提供的发挥空间与资源支持不足;2)对员工的尊重、认可与鼓励不足;3)指导并带领员工打胜仗的能力不足;4)未能给员工提供充足职业发展空间;
2年内离职,通常与企业文化相关,负向体验包括:企业文化未能落实到实际工作与氛围中,员工归属感不足;
回答第二个问题,如何才能让求职者在短短几次接触中相信,在薪酬回报之外,还能获得这些价值呢?
比如选拔“员工代言人”,请自家员工,甚至是前员工,为雇主口碑代言,鼓励大家在社交平台上发声。
还比如打造“口碑宣传矩阵”,通过员工故事、团建活动、幕后花絮等方式征集素材,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上分享。
(图片引自脉脉《口碑时代雇主品牌建设指南》)
再比如深耕“特定群体”,通过特色活动形式吸引特定群体参与其中,在正式招聘招聘过程之间,为候选人了解企业创造机会,比如中兴通讯,从2009年开始就针对全球高效的算法人才和营销人才,分别举办了中兴捧月赛事,目前已经举办了十二届,通过比赛与候选人相识、相知、相互影响。
薪酬只是吸引人才的一个方面,与其在薪资范围上绞尽脑汁地“外卷”,不如沉下心来,改善招聘体验,创新员工价值主张,为吸引优秀人才增添筹码。
希望通过这件事情,我们的招聘,能够多一些真诚,少一些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