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在遇到特殊经营困难的时候,其实是允许进行裁员的;此时有一部分的公司员工是法律规定不能裁掉的;而具体关于公司裁员的方式,我国也是作出了规定。
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处理裁员方法,这不仅是企业管理者管理手段的体现,更是企业文化的写照。
事实证明,裁员引发的纠纷必然给企业带来损失。要将裁员破坏性降到最低,企业必须学会让职工“体面地”离职,让自己体面地下台。
最近深圳玩出了新花样,裁员竞标,降薪最多的留下。裁员还有那些花样呢?
01暗示离职
管理者若想要裁某个员工,可以采用种种方法让员工意识到自己是单位不再需要的人了。比如,暗示他自己先提出辞职。
这样一来他就会感觉到自己不是“被”裁掉的,而是自己主动提出辞职的,心理上获得安慰,减少纠纷产生的可能。
这种暗示方法可能并不会一次就奏效,需要进行多次暗示,每次暗示HR都需要进行优化和调整,以达到最终目的。
02抛“绣球”
曾有一个这样的企业,老板希望将某员工裁掉,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又不能直接予以辞退。
然后这名老板怎么操作呢?后来老板介绍中介公司同某员工联系,为他介绍第二家公司。
这样,被裁员工就会觉得自己不是“无用”的人。“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最终皆大欢喜。
03自愿离职
为维系自己在客户中的形象,许多跨国企业不敢轻易动用裁员的硬手段;否则将直接危及客户对公司的信心,故转用自愿离职方沽。
具体做法是贴出布告,让员工主动提出退休;公司在退休金上给予照顾,有的则同时结合企业厂房搬迁让员工自动离职。
企业采取选择“自愿离职”的做法也有弊端:真正有才干的人可能主动选择离职,拿着企业补偿金另谋高就;而那些平庸之辈却可能选择留下来,让企业最后落个人财两空的无奈局面。
04自愿减薪
很多企业坚持不裁员,而是选择少给员工支付年终奖金或直接减少薪金的方法。虽然员工减少了收人,但他们明白这是受整个大环境的影响。
05基层锻炼
有的企业把员工派到分公司或者生产第一线,让那些平庸的员工得到锻炼、提升自己的机会。
当然了,员工如果忍受不了这样的锻炼,那么企业正好可以优胜劣汰,淘汰一部分员工,保持企业的高人效。
06以快制胜
对于涉及商业秘密等敏感岗位,有的企业习惯于采用“一小时走人型”的裁员方式,裁员时进行“一站式服务”。
在最短时间内把员工工资、福利等一次性支付与结算完毕;完成岗位交接,以最大限度保护企业商业秘密。
当然这种方式也存在于人员流动性大的企业比如制造、销售企业。
07邮件告知
在裁员程序基本完成的前提下,为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出现。有的企业不当面通告,仅用电子邮件,通告员工已被裁员。
并同时告之离职的时间,流程和补偿等,由员工单独到人事部办理,通过“各个击破”、迅速裁员减少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时间机会。
08提前退休
在优化性裁员中,有的企业让那些年老的员工提前退出工作岗位,并按规定给予补偿一定的福利至真正退休之日止,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和避免支出高额经济补偿金的双重目的。
09特别休假
在企业暂时困难时期,有些对员工全部采取裁员方式予以辞退,不过大额经济补偿将严重加重企业负担。
所以很多企业都在尝试特别休假的方式,比如日本航空无薪休假,只保留社保等的做法,降低了企业成本,并且在此期间很多员工不得不自己提出离职,这样的方法已经被国外多家知名企业所采用。
10在岗培训
对于一些核心员工,在员工达成共识,变更工资福利水平,让员工去学习。等员工学好技能时,回到企业时,再恢复原有合同水平。
部分核心员工既不需要培训又不能辞退的,有的企业与员工达成转岗协议,以留住核心员工。
11逐点攻破
企业裁员时不是十几个,几十个一起裁,而是分段处理,减少不良员工联合闹事的机会。
在人员处理上讲究层次性,一般先辞矛盾少、没有纠纷的,最后再处理有历史遗留问题的员工。
这样分段处理可避免激化矛盾,有利于企业裁员的顺利实施。
12变换用工形式
企业通过协商方式将部分岗位重组为承包经营或劳务派遣方式,变换用工形式,降低了用工成本。
13改进绩效
对于长时间工作绩效不佳的员工或者来公司不久表现不佳的新员工,企业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辞退。
但辞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短期内很难消除,实属下下之策。果断地辞退低绩效员工没有错,不过,应在辞退之前再给他一次机会。
比如明确地给员工一定时间改进绩效,要求他必须达到公司的要求,否则就另谋高就。
这样做除了可以避免重新招聘本身带来的成本和风险,还有另外两个好处:一是企业对辞退的员工做到了仁至义尽,员工离开企业后也不会因为被解雇而诋毁企业。另外,对留在企业的其他员工也是一个信号:企业对待员工是仁至义尽的,但是工作不努力可能会失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