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翻到一个超搞笑的视频。
某医院领导大晚上给下属开会,因为开场就废话连篇,结果被台下女护士当场怒怼,弄得领导好不尴尬,但听得网友们却直呼过瘾。
听完这段完整的视频,我觉得只有三个词儿可以“醒耳”:大人物、一杯水、太原。
用四句话概述:
听到有人说知道我,我感到欣慰;我端了一杯水进来;我从太原赶来,还得赶回去,很忙很累;耽误大家时间了。
而这其中曝光率最高的莫过于“一杯水”,被反反复复“衔接”到各处,贯穿首尾。
怪不得网友戏称这是《一杯水的会议》,也怪不得护士小姐姐毫不留面子地回怼:
“别说那么多。”“别说那么多废话!”
讲真,这个视频我看了几遍,就笑了几遍,尤其是小姐姐那慢条斯理、不耐烦的口气,简直是怼尽了下属们敢怒不敢言的“一口恶气”,而那份敢于撕破领导脸皮的勇气和胆气,更让无数网友甘拜下风,自叹不如。
其实工作中,领导开会半天,啰嗦不到会议主题,不解决实际问题的,比比皆是。
这类似“隔靴搔痒”的开会,大都因为领导的废话连篇,也最让下属反感。而开会直指问题核心,并提出解决方案,才是真正有意义的高效会。
不解决问题的会议,是领导的“废话文学”
曾有人说:无效的会议,就是浪费生命。
而我一个在上市公司工作的朋友,却把这句话改成了:无效的会议,就是集体的慢性自杀。
她之所以这么说,其实是因深受“废话文学”的“毒害”。她所在的零售业公司,其实是管理老套的企业,很多制度形同虚设,但刚调任的总经理,却唯独对“中层周会”这个“仪式感”,乐此不疲。
一帮人坐在光线并不明亮的会议室,先是听他呜哩哇啦的一通官话,让人半天弄不明白开会的目的,反倒听得想打瞌睡。
而他除了自我标榜,还会大讲辉煌过往,最后一点时间,则用来“头脑风暴”。朋友说,每次开会要开够2-3个小时,精力早都被消耗完了,哪还有什么心思想创新呢。
像这种不明确会议主题,只追求时长的会议,纯粹就是“凑时长会议”;而有些领导专爱挑下班时间开会,因为这样显得敬业,这种叫“邀功媚上型会议”;还有些领导更离谱,为完成公司会议考核指标,拉着下属一起耗时耗力,这明显是“应付公事型会议”。
其实,不管是什么类型的会议,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的会议,就是领导的“废话文学”。高效且有意义的会议,一定不是领导的车轱辘话来回说,和一味地寻找存在感。
领导开会要克服“焦点效应”,才可能开出高效会
想起之前看过的一则新闻,至今印象深刻。
某高校开学典礼上突遇暴雨,校长扔掉演讲稿只讲了4句话,却赢得了师生们最真挚、最热烈的掌声,更被网友盛赞“扔稿子的样子最帅”!
其实对于开会,下属都喜欢那种不客套、没官派、不长篇大论、解决问题,懂下属心理的领导。而有下属心甘情愿配合,“神”、“心”融入其中的会,才可能是一场高效会。
所以会议不论时间长短,无关领导有没有“范儿”,只要大家眼往一处瞄,劲儿往一处使,找出问题所在,讨论出解决方案,就是有重大意义的会。
而这“重大意义”的背后,首先就要求领导开会时克服“焦点效应”。
不管生活还是职场,人们常会高估周围人对自己外表及行为的关注度,习惯把自己看作是一切的中心。简单一点说,就是把自己看得太重,太把自己当回事儿;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焦点效应”。
而这种心理效应,在有些领导开会时体现得尤其明显,比如,反复刷存在感、 习惯自我标榜、揪住话筒讲个没完等。
同样是领导开会,有的为享受光环照身、高高在上的感觉;有的则直奔会议目标,只解决实际问题,不得不说这样的领导,才是真正让下属敬重的领导。
高效会议,应该是大家的一场“心有灵犀”,而不该是领导一个人的独角戏。
最后
在网上搜索“什么样的会议让人讨厌”,看到很多类似的回答:
每次开会内容都差不多,领导讲话空泛,让人心生厌倦。还有一分钟下班,正准备提包走人,领导突然通知开会。长篇大论汇报完工作,老板抬头问讲哪儿了……这种会,真让年轻人感到崩溃。越来越讨厌开会,个中原因无非是会议假大空,没有一点真实性。……
有些情形,是不是貌似有过经历?其实开会真是一件特简单的事儿,就是:发现了问题,我们一起讨论,找到解决方案,领导决策拍板,不就这么简单吗?
而作为下属可以从内心接受,并愿意融入其中的会议,无非就这两个特点:第一,领导讲话别带“自恋”,更别废话连篇;第二,有问题就解决问题,没问题就麻溜儿散会。
在这个讲究工作高率的时代,一切不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会议,都是时间上的浪费。
领导去除自己的“领导范儿”,会议就算成功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