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这个词儿,在很多国企被认为是“最不需要解释”的东西,因为貌似“谁都懂”,大家最直接的理解就是“薪酬=钱”…是这样吗?也有“明白人”说,很多企业薪酬的问题是“收入低”,他的高论是“只要钱多,万事大吉”,是这样吗?在一线管理咨询十年,我个人把国企中薪酬问题归为以下七类:
第一:增易减难,骑虎难下。在国企,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员工工资不增加,员工一定背地里“骂老板”;但是“老板”给员工增长了工资,很多人也不会感谢“老板”,而是归功于“自己的努力”。更不要说,给某员工加上去的工资,然后再减下来…简直“难上加难”。
所以,这就不难理解“国企三项制度改革”,从1978年一直喊到现在,几乎伴随了整个国企改革的历程,成为了“永恒的课题”。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私企里没有人扯“三项制度改革”这事?
因为“干部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减、员工能进能去”,就是他的“经营指南”,是他生存的基本要求,没这个,根本活不了几天。时至今日,国企改革的内涵已经极大丰富,三项制度改革成为了国企改革的一个部分,但是有多少企业,能够真正做到“收入能增能减”?
第二:“劳“、”得”分家,劣币驱良币!我不知道,在2022年的今天,还有哪些国企,员工薪酬的固定部分超过60%?即假如某员工总收入1万元,其中6000元是固定的,4000元是接受绩效考核的。
这样的企业,你来跟我谈“薪酬激励”,我就想知道激励“从何而来”?这个结构,就注定了没啥激励性!管理水平较低的国企,普遍存在“鞭打快牛”的现象。就是同岗位人员,谁能力强,谁就干的多,劳动时间长,但是多劳不多得。这样下去的结果,要么“快牛变成了慢牛”,要么“快牛”去了“别的地主家”。
市场经济,就这点比较好,要素经济嘛,人才也是要素之一。要素在市场上都有价格!“快牛”在市场上,同样的工作量多少钱,是有个标准的,你这个企业给不了,你的同行、你的竞争对手会给的!
第三:“参公”思维,病入膏肓。头一次听说这个“参公管理”,是2013年我去北方某地市国企做咨询,当时本地公务员涨工资了,所在地国企也“跟着涨”。我很不解,客户义正词严的说“我们国企薪酬是参公管理”。
当时百思不得其解——你们到底是企业,还是公务员系统,到底“哪头的”?公务员涨工资和本地国企涨工资的正关联的必然性在哪里?米国公务员涨工资,你们要不要跟着涨?一晃快10年了,直到现在很有很多地方国企在“坚守”参公管理,继续打着这个“锈迹斑斑”的“招牌”。
对于这类国企,我只想说两句话:第一句:你们真的不上网吗?不要说国家的改革文件看不懂,喜马某雅《国企改革研究院》里面的音频,随便听上几期,也就半小时的事儿,你都不会是现在这个认知水平!第二句:如果第一句你听不进去,我还剩一句话——你已病入膏肓,想吃点啥吃点啥吧…
第四:“人为平衡”,激励尽失。“挣得多”是很多国企是个敏感词汇。很长时间以来,在不同的国企,我也很难判断说某员工“挣得多”,到底是好话,还是“另有深意”。
国企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薪酬体系设定初衷是好的。是希望“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是希望干得好的人“名利双收”。但到了兑现之时,问题就“复杂”了。同岗位张三李四两位员工,薪酬标准都是10万,但是张三能力强、贡献大,按照标准计算,有可能拿到20万,但是李四只能拿8万。
如果就这么发工资:多劳多得,也体现了;奖优罚劣,也体现了;薪酬向价值贡献度大的员工倾斜,也体现了…一系列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骚操作”就为了等这一天。
但是,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一把手”出现了,随即抛出一个“满级问题”——张三挣这么多,是不是影响团结?是不是影响其他员工的积极性?领导班子当即心领神会,纷纷发言,各自从“古今中外”四个角度,来论证了“张三同学挣得多——是不对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长期以往,员工明白了“一把手”的“领导艺术”——“凡事别当真,当真你就输了”,于是开启了“保温杯里泡枸杞”的“划水”、“躺平”生涯…
第五:“酸葡萄”心理,谁也别想好。假如员工挣得比主管多,主管受不了;主管挣得比部长多,部长也吐血;部长挣得比副总,副总能直接昏过去!最要命的,当地国资委主任,一看到监管平级国企董事长工资,立马就拍了桌子,流着鼻血...义愤填膺的说——“我才挣多少钱!他怎么能比我多!”
有这种“酸葡萄”,就成了“毒葡萄”,慢慢形成“恶性循环”,谁也好不了!企业说到底,通过“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去“创造价值”,所以薪酬分配,尊重价值创造,向“创造”端进行倾斜,本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一旦有了这种“毒葡萄心理”,简单的问题立马复杂化了,带来的结果,就是“一起躺平,天下太平”。
第六:平均主义,害死人!很多国企,所有中层正职工资都一样的,他们解释起来,理由也很充分“每个岗位都很重要”。理儿是这个理儿!但是我要说的是,这是企业!企业就意味着要顾忌“成本和效率”的问题。
客观来说,不同岗位之间,确实存在一个“岗位价值”问题。也就是说,不同岗位的岗位价值,肯定有轻有重、有大有小。在这个问题上“视而不见”是没有意义的。
研发部长、财务部长、办公室主任和后勤部长,他们所需要的专业理论知识、管理能力、人际技能、思维环境、思维难度、行动的自由度、职务对后果形成的作用、职务责任等肯定是不一样的。不区分岗位价值的结果,是把“把美玉当成了沙子”,导致关键岗位人员积极性不足,久之对公司贡献度下降,最终导致公司业绩的低迷。
第七:全员高薪,黄粱一梦!首先,什么是“高薪”。由于每个地区薪酬的差异性,不同地区“高薪”的概念悬殊较大。深圳国企的“高薪”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眼中的“高薪”,肯定差异巨大。
第二,薪酬总额“受不了”。上级单位对国企的薪酬管理,普遍采用的“总额管理”的形式。这就要求企业在“有限的”薪酬总额框架下,如何把薪酬更多向“关键岗位、骨干人员、价值创造大”的岗位和人员进行倾斜。如果人人所谓的“高薪”,工资总额肯定是支撑不住的。
第三,“差距”出“高薪”。员工的薪酬的“满意度”往往是“比出来”的。关键岗位、骨干人员,自己技术好、能力强、贡献大,自己挣得多,心安理得!辅助岗位、绩效表现一般人员,挣得少,自然知道哪里出了问题,也能接受!
所以,员工挣得“多”,这个“绝对数”,很难得出!只有通过员工之间的差距,尤其是拉大优秀员工和普通员工收入差距,才能营造真正“相对公平”的薪酬格局,而不是所谓的“人人高薪”。综上,以上国企薪酬的“七大症结”,“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是没有用的。
因为,从单点出发,而不是系统性的解决,那就是死局!还不如“保守治疗”…只有系统性的薪酬体系设计,尤其是要从管理底层架构出发,从组织结构到岗位,然后再系统设计薪酬和绩效,这才是真正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