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这个时代用一句话形象的比喻“信息多到应接不暇,人的心理感知极具目的性,时间就是每一个人重要的资本”,这几点可以说体现的淋漓尽致,这给我们讲师或企业的内训师一个大大的启示就是我们必须把所讲的课程内容能够像极其重要的产品一样,聚焦目的且与听众真正产生链接,让听众时刻保持与课程内容互动,听众才更容易吸收,也正因这样做了才会让你的课程变有更有价值。那我们如何做呢?这九步你必须记住他并实践使用他:
教学,是有一定程序结构的,在教学程序中,学生按照事先设计的教学情境进行学习。这种按一定顺序进行的教学活动就是教学事件,说到这里,就必须给大家介绍这位来自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1916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在他学术生涯中形成了重要的学习理论“教学九大学习事件”,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操作步骤。
加涅指出,学习的条件有内外之分。内部条件是学生具有必要的智慧技能和学习动机与预期。学习的外部条件是教学事件,在教学中,要依次完成以下九大教学事件。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培训师,你必须要在授课的整个过程中完成以下这九步,这九步也是规范一名讲师标准化授课的最佳过程。
(1)引起学生注意:引起学生注意是教学过程中的首要事件,培训师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来引起学生的注意。
①激发求知欲,即由培训师提出问题,学生们为了知道问题的答案,就会集中注意培训师的讲解及其他教学活动。
②变化教学情境。即通过教学媒体,提高教学的直观形象性,促进学生的感知和思维活动。
③配合学生经验,即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人手,结合日常生活经验,然后转到所教的主题之上。
(2)提示教学目标:在引起学生注意之后,向学生说明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准备,明确学习的结果和方法,以免学生在学习中迷失方向。在向学生陈述教学目标时,要注意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确保他们理解目标和结果,形成心理定向。这等于是用学生头脑中的原有知识基础产生对新知识的期望。如果将未曾学习的新概念包含在教学目标之中。将会使学生感到困惑或不理解。从而达不到教师教学目的所要达到的定向效果。
(3)唤起先前经验:任何新知识的学习中,必须以原有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培训师要激活学生头脑中与新知识有关的知识技能,以此为基础推导和发展出新知识。如果发现学生缺乏必需的基础知识技能,就要给予及时辅导,以免学习困难。
(4)呈现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教学材料为中介的师生互动过程是特别重要的。培训师在呈现教学内容时要根据教学材料的性质。学生学习特点与预期学习结果等有关问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5)提供学习指导:在呈现教学内容之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完成课堂作业。进行指导时要注意。
①当学生对大名、地名等事实性的问题不理解时,可以给以直接指导,将正确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因为事实性的问题是不能靠知识经验和思维加以推理的。
②对于与学生经验有关的逻辑性问题,可以提供问接指导。即给学生一定的暗示或提示,鼓励学生自己进一步推理而求得答案。
③在进行间接指导时,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而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于能力强、个性独立的学生,应给予较少指导,鼓励他们自行解决问题;对于能力差。个性依赖的学生,应给予较多的指导,直到他们得到正确答案为止。在学习指导中,教师要教学生如何将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并教给他们一些记忆和理解的方法,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保持。
(6)展现学习行为:学习是内在的心理活动,如果要想确定教学之后学生是否完成了学习,那就要让他们展现其外显行为。培训师可以根据学生行为上的三种线索来判定学生是否产生了学习:
①眼神和表情,当求知活动由困惑转为理解时,学生的眼神和表情会流露出一种满意的状态;
②随时点名提问,让学生复述或解释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③根据学生的课堂作业来检查他们的理解状况。
(7)适时给予反馈:当学生表现出一次正确的行为时,未必就表示他已确实学到了这种行为,因为靠短时记化学到的东西如果不加复习,就难以存储在长时记忆中。因此,要给学生提供反馈,使其整合新旧知识,加强对正确反应的记忆。学生反应的反馈线索可以来自自己,如在技能的学习中,正确的行为导致正确的结果,根据行为的结果。自己能够找到体态活动与正确行为之间的关系。反馈线索也可来自教师,尤其是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通过作业和谈话而获得反馈。
(8)评定学习结果:教师通过学生的作业情况,或课堂小测验,或其他课堂问答来评定学习结果,还能够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根据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给予一定辅导。
(9)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 当确知学生获得了所教知识、技能之后,就要教学生如何记住知识,给予其复习的机会,以便巩固所学知识。培训师还要提供-些问题和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习迁移。